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体验与解析

数字法币研究社 view 12150 2021-5-8 10:49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移动支付网讯:4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举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带领下,成果展览会上特地开立了数字人民币展区,包括6大运营商在内的多家机构首次集中展示了数字人民币特性、科技底座、成果以及应用场景。

其中“双离线”支付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展会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指数字人民币在交易过程中,收付双方的终端都处于“离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完成支付。其能够满足在地下室、停车场、山区甚至是地理灾害等特殊环境下的支付需求。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采用NFC技术来实现,需要收付双方设备具备内置安全芯片的硬件钱包功能

此前,移动支付网已经报道了数字人民币卡式硬件钱包形态和支付流程(详情见:【数字中国】数字人民币卡式硬件钱包形态和支付流程曝光),实际上两个卡式硬件钱包之间的支付就是典型的双离线支付过程。

众所周知,数字人民币的钱包形态可以分为App钱包和硬件钱包,而硬件钱包则又可以分为具备SE的手机、NFC-SIM卡、银行卡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因此除了卡片之外,最引人关注的自然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双离线支付。

目前,手机硬件钱包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基于SE安全芯片的手机,SE安全芯片内置在手机中,其SE主导权在手机厂商手中,因此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需要联合手机厂商来共同推动产品的落地。目前,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包括华为、OPPO、vivo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都已经参与到了数字人民币的硬件钱包试点测试中。而华为是这次数字人民币展区中唯一一个手机厂商。

第二种则是基于NFC-SIM卡形式的手机硬件钱包,其SE安全芯片内置于SIM卡中,其SE主导权在电信运营商手中,因此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需要联合电信运营商来共同推动产品的落地。

目前,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由于前期试点的节奏原因,工行选择了中国移动共同推动数字人民币SIM卡硬件钱包的落地,而中行则与电信、联通达成了前期的合作试点,三者又称为“中电联”。实际上,除了手机之外,应用中也有较多的物联网以及园区场景需要运营商通讯能力的配合来落地,因此SIM卡硬件钱包的使用范围相对于前者而言更广。

以下为两种手机硬件钱包的双离线支付体验:

无论是基于SE安全芯片的手机硬件钱包,还是基于NFC-SIM卡形式的手机硬件钱包,其在推行上都需要一定的App载体,目前前者通常在手机厂商的主导下采用其自带的手机钱包作为入口,比如华为的“钱包”应用;而后者则是通过运营商和相关银行共同开发的试点App作为入口,比如工行和移动联合开发的“现金钱包”App等。

不过未来数字人民币广泛推广之后,随着参与方的推动,其入口会越来越多,也势必会覆盖相关参与方自身的钱包入口,比如运营商的“和包”、“沃支付”,运营机构的手机银行等等。

在此之前,只有现金、交通卡领域以及部分特殊环境下实现了“双离线支付”,而现金是实物交易、交通卡不存在点对点交易因此都不存在“双花”的问题,而数字人民币在双离线的条件下需要解决双花和支付安全的问题。

目前,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无论是卡式还是手机的双离线支付都有一定的“离线可用次数”,即在双离线支付的情况下,付款方仅可以使用有限次数的双离线支付。当“离线可用次数”消耗尽时即需要通过某种通讯手段与数字人民币的钱包后台进行同步,使硬件钱包里的钱与数字人民币钱包后台的钱保持一致。

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体验与解析

目前,由于普通的卡式硬件钱包都没有通讯功能,因此当卡式硬件钱包的“离线可用次数”使用耗尽时,需要通过联网终端(刷卡时同步)或者NFC手机(蓝牙或者NFC功能同步)来同步信息。

而基于手机的硬件钱包则比较简单,由于手机本身具备通讯功能,因此只要手机处于联网状态时,硬件钱包将会自动同步离线信息。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充值而言,相比于卡式硬件钱包需要借助特定设备或者NFC手机,手机的硬件钱包则只需要一个“充值”的手动操作即可,类似于手机交通卡的空中充值一样。

尽管“双离线”支付是数字人民币不可或缺的一项功能,也是其体现“现金”的特点之一。但是从当下的环境而言,移动互联网已经足够普及,甚至5G都已经开始商用,网络几乎已经无处不在,“双离线”支付显然只是针对某些特定场景与特定条件下的支付方式。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央行已经与相关手机厂商共同开展基于SE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标准规范制定和产品研发,未来基于手机的硬件钱包在功能和体验上会更加统一和完善。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数字人民币卡式硬件钱包的形态和支付流程 Next: 一文了解数字人民币与纸币、硬币相互兑换的流程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