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人狂炒比特币有道理
比特币热:风险投资人之所以对比特币感兴趣,虽然多半是因为其扶摇直上的价值,但更令他们兴奋的是它除了作为货币之外,另有各种发展潜力。 |
人们对比特币毁誉不一。有人把它捧到天上,认为它是未来的货币,迟早会把美元、欧元和日元(连同德国马克以及各种闪闪发亮的石子一起)扔进历史的垃圾箱。也有人把它说成是令人厌恶的错觉,只不过无意之间把新型软件抬到了连久经时间考验的经济学都难以解释的高度。这是传统与新事物之间的对决。
不幸的是,这场争论的焦点不对。比特币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它是否会取代现金,而是有关计算机科学的一项革命性突破是否有可能把已有行业颠覆殆尽。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类比:电子邮件是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但是在40年后的今天,我们都承认,互联网具有无数个用途,而非仅仅是用来交换电子文本。同样,货币是比特币的创新应用,但它到头来不会只当作货币使用。
比特币的关键之处是,它能够使交易无须经过大权在握的第三方认定便可完成。这有点像付给商家10美元纸币或者递给他一张信用卡之间的区别。比特币是通过计算机专家所谓的已分配分类账(distributed ledger)来完成交易的,其间,用户要进入(或激活)数量固定的分类账插槽(ledger slot,即“钱币”)。
这个系统显然会向现有的支付行业——包括银行、信用卡公司和电汇部门等所有的中介机构——提出重大挑战。比特币不仅会大大降低付款和收款所需的费用,还会根除(商家)欺诈消费者和[如最近在塔吉特百货(Target)发生的消费者]盗用信息的行为。相关背景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报告说,全球支付与金融交易业务去年产生的收入达5,240亿美元,并预测该数字将在今后10年里上升到1.1万亿美元。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有多少新行业可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但是,真正令人惊奇不已的是,已分配分类账的概念在理论上具有各式各样的应用方法,不仅限于支付这一项。以个人身份为例:假如你不再需要电话公司为你指定电话号码,结果会如何?或者,假如你在网上搜索时不用再通过谷歌(Google)的服务器,结果又会如何?这听起来荒唐,但是当年不也是几乎无人预料到电子邮件技术最终竟然毁掉了唱片公司吗?
“当下有那么多东西只能在集权的大型机构划定的圈子里存活,而这些大机构今后有可能成为比特币挑战的目标。”波士顿地区的比特币专家安德斯·布朗斯沃思(Anders Brownsworth)说。
难怪有不少知名的风险投资人正在密切关注比特币和与之相关的新创企业(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目前只考虑支付业务)。例如,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已经向该行业投了将近5,000万美元。早年投资Facebook的阿塞尔合伙公司(Accel Partners)最近协助连续创业家杰里米·阿莱尔(Jeremy Allaire)向一家比特币新创企业投资了900万美元,推特(Twitter)的最初投资方联合广场投资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则深度介入了一家名叫“钱基”(Coinbase)的资金雄厚的比特币“钱包”公司。
这些投资人个个都想从他们抢先进军的比特币交易业务中获利。但是,这也让我想起了创建扬基集团(Yankee Group)和巴特利风投公司(Battery Ventures)的霍华德·安德森(Howard Anderson)在2006年谈到美国风投机构投资中国创业板时说过的话:“在我看到的进军中国的风险投资人里,大部分会受挫……但他们说,‘没错,我们全都明白。这是风投的代价嘛。’”换言之,现在受点打击能学到东西,以后你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风险投资人在比特币上玩的同样是长期的游戏,因为他们认识到,比特币有能力大大增强互联网的功能性,无论是在支付还是其他方面。到头来,他们不会在乎得到的回报是哪种货币。(财富中文网)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