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加速数字人民币钱包推广,2B支付场景引发关注

01区块链 view 25494 2021-3-25 09:11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前言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央行数研所穆长春就数字人民币如何实现“可控匿名”进行了详细阐述,让民众对数字人民币的设计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眼下,距离数字人民币首次内测信息流出已将近一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也在快速有序地推进中,并先后在深圳、苏州、北京、成都等地开展了多轮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工作。

而从最近数月时间来看,数字人民币试点进程明显提速,六大行纷纷开始推广其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并在B2B场景拓展、国际业务开拓、智能支付穿戴硬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红包试点工作密度加大,“十地一场景”动作频繁

数字人民币(DC/EP、e-CNY)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2014年,央行便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始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2019年11月28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DC/EP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

进入2020年,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开始全面提速,开始面向公众进行推广。2020年4月份,数字人民币农行内测图片流出,由此开始了全民关注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试点也由最初的“四地一场景”增加到如今的“十地一场景”

2020年4月19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文章《什么是中国版数字货币?怎么用?央行回应!》,其中提到“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由此明确了数字人民币“四地一场景”(“4+1”)的试点安排。2020年11月24日,据财新网消息,数字人民币新增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六地试点。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十地一场景”(“10+1”)的格局。

表: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工作

六大行加速数字人民币钱包推广,2B支付场景引发关注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01区块链

从表格可以看出,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工作开展频率在提高。仅在2021年2月份,就有深圳、北京、苏州三个城市开展红包试点。其中,2月份深圳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活动已是该城市开展的第三次试点,苏州是第二次试点。此外,刚结束一轮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活动的成都,也将开展又一次红包活动。据媒体报道,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将在3月26日启动新一轮数字人民币体验活动。随着各地试点条件的成熟,将迎来更加密集、覆盖范围更广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

此外,第二批试点城市也在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并已相继开展首次数字人民币活动。

1月30日,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分行已开始在内部推广数字人民币钱包。2月5日,长沙市开展“数字人民币体验日”活动,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燃气缴费交易、中部城市首单数字人民币加油站消费交易产生。3月8日,上海新世界城和新世界大丸百货开通了数字人民币支付,这是数字人民币首次用于上海商场的大型营销活动中,但仍处内测阶段,规模受限。3月15日,大连市两家燃油贸易企业通过数字人民币(e-CNY)支付方式在航运产业数字平台——海联商城上完成了一笔燃油交易的结算业务,这是数字人民币应用在B2B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结算的全国第一单。

从C端到B端,数字人民币解锁B2B支付场景

在各地开展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中,3月15日大连完成的首笔数字人民币B2B结算尤为值得关注。于数字人民币本身而言,这是解锁了一类全新的且应用空间广阔的场景。此前,数字人民币作为现金的补充,其应用场景设定更多集中在C端,主要面向小额高频的零售支付场景。但现实情况是,这类场景需求已基本被现有移动支付手段满足,用户的实际支付体验不会有太大提升。

相反,在B端场景中,数字人民币可想象的空间更大。一定程度上,B端场景是更适合数字人民币发挥技术价值和数字化禀赋的“土壤”。因为数字人民币的定位始终是清晰的,但其天然的数字化属性和技术特征使其在企业支付方面相较于传统移动支付和银行转账支付而言具有更显著优势。

以此次大连试点的B端场景为例,利用账户松耦合特性,数字人民币可以摆脱对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依赖,实现支付即结算,提升机构间交易支付的效率,减少成本损耗;同时由于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性,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交易安全,但同时整个交易流程对交易双方和央行等监管部门而言又是透明可控的。

对企业而言,每一次数字人民币贸易都是可溯可查的,所有沉淀下来的交易数据都是在积累信用,为此后融资贸易等商业活动奠定良好基础;而对监管部门来说,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的贸易资金流转加强对企业规范运作的监督,加速信用中国的建设进程。

数字人民币拓展国际合作

随着数字人民币在国内试点趋于成熟稳定,国际跨境业务将成为后续数字人民币的关注焦点,其中2022年冬奥会是数字人民币对外合作的重要机遇。

去年12月29日,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应用在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启动。受邀体验者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大兴机场线地铁票,并体验了使用数字人民币可穿戴设备钱包——滑雪手套“碰一碰”通过地铁闸机进站。

冬奥会不仅是运动的盛会,也是经济活动的盛会。随着数字人民币项目正在进行的试验和相关激励措施,预计将获得足够的数据,并在冬奥会之前做出可能的调整,既能满足本地交易,也能满足跨境支付。若在奥运圣火点燃之前,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建立完备,跨境支付功能完善,届时,全球观众便可一睹高效的新支付系统的芳容。

在冬奥会来临之前,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地区以及大连等其他沿海试点城市都有望开展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业务试点。

3月15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对外表示,金管局正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技术测试,并做相应的技术准备。同时,下半年有望推出债券南向通、理财通等。数字人民币相比现金和银行卡支付更为便捷,相比第三方支付背靠国家信用,在数字时代满足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交易等需求。建立跨境央行数码货币平台,是拓展跨境金融发展,加大跨境合作的重要举措。

3月16日,深圳市罗湖区对外发布的《罗湖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培育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支持发展网络征信、科技保险、数字金融等新兴金融科技业态,重点发展区块链金融技术,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新应用,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前瞻布局下一代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湾区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2月4日,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首次与中国支付清算机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其中SWIFT通过香港子公司出资55%,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持有34%的,股份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数研所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分别持股3%。市场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想象空间再次被打开。

硬件钱包刷新人民币支付方式

在“数字王府井,冰雪购物节”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中,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和可穿戴设备芯片钱包的首次落地使用引人关注。

硬件钱包将数字资产私钥单独储存在一个芯片中,与互联网隔离,即插即用,支持双离线支付,不依赖智能手机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开始出现。整个支付流程更快捷,也避免出现因智能手机使用困难而无缘享受到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的情况。

此次试点过程萌生出多家运营机构开发的硬钱包,邮储银行推出了叠加健康宝功能的数字人民币无源可视卡硬钱包以及指纹卡硬钱包,实现了数字人民币支付和健康宝登记的“一卡双应用”。另外,嵌入了数字人民币钱包芯片的智能手套、智能手表、徽章等数字人民币支付介质也开始了小范围测试。

2月7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完成首款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研发投产。试点推介会的举行以及硬件钱包的投产为数字人民币在雄安的推广提供了基础。随着物联网发展,“硬件钱包”将应用到更多领域,特别是在小额高频支付、客户隐私保护、中小学校园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进入虚空: 加密与元宇宙相遇的地方(一) Next: 桥水达里奥:比特币“很有可能”像私有黄金一样被取缔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