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MCDEX刘杰:拆解衍生品产品设计的秘密
当前加密世界正处在一个新周期的节点,优秀的加密产品经理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所以链捕手推出「产品捕手」栏目,希望与海内外优秀的加密产品人对话交流,记录他们在打磨产品的经验心得。
作为今年最受瞩目的赛道之一,加密衍生品市场的热度在迅速上升,主流投资机构均在加快布局,而MCDEX算是一众项目中的先行者,本栏目第一期则选择与该项目进行对话。
作为起步较早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协议的开发方,MCDEX近期在迁移至二层网络的同时也宣布了V3版本的升级,此次链捕手与创始人兼产品经理的刘杰聊聊了V3版本的设计理念、创新点以及衍生品赛道的现状等话题,希望为读者们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视角。
01
MCDEX V3的设计思路
链捕手:最近很多人在关注DeFi衍生品赛道,以及不少机构都在布局这个版块,作为一线创业者,你认为DeFi衍生品的发展正处在什么阶段?
刘杰:目前衍生品赛道主要包括期权、期货、永续合约以及异构衍生品,由于市场上没有标准的范式,所以大家的发展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比如同时采用订单薄功能和AMM机制的MCDEX V2版本。
目前,各类产品其实都正在进入下一轮的升级迭代中,大家都要发布新的产品,这些新产品往往吸取上一代产品的经验教训以及市场反馈,成功概率较高。结合这些来看,衍生品赛道正处在爆发前夜。
链捕手:最近行情波动较大,导致链上交易量激增,MCDEX现在的情况如何?
刘杰:MCDEX的V2版本交易量很小,基本没受太多影响。V3测试版上有大量头寸爆仓,这正好验证V3版本在这种极端行情下的清算能力,而且一旦有仓位爆仓就会有罚金进入流动池,对于LP而言收益也增多了。
链捕手:罚金是指?
刘杰:假设合约交易设有清算罚金,比如说千分之五,即在发生强制平仓时头寸价值的千分之五会被罚没,给到LP流动性池。
链捕手:从传统金融乃至中心化交易所的经验来看,衍生品在获客方面还是一个难题,你认为链上衍生品交易所吸引用户的关键是什么?
刘杰:流动性在哪里用户就在哪里,哪里流动性好哪里交易就多,关键在于流动性。
相对而言,DeFi比CeFi获取流动性容易太多。只要采用一些流动性挖矿机制,立刻就可以获取很多流动性,这就是我们V3为什么坚持用AMM的原因。AMM这种模式是非常好的众筹流动性的方式,只要你的设计合理且资金效率高,流动性大概率是愿意进来的。
但如果是传统的订单薄和中心化交易所,想要获取流动性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就是交易所去募资,找人投钱进来,募资提供流动性,然后找做市商做市。要么虚增资产,这种方式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旦流动性真的出现问题,交易所只能通过插针来解决。
链捕手:你们之前发布了V3版本,可否简单介绍下?
刘杰:V3版本是MCDEX推出的一种基于自动做市商(AMM)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协议。永续合约是一种价格锚定底层资产价格、没有到期日且支持保证金交易的金融合约。V3的目标是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区块链上无需许可的创建、交易DeFi永续合约。
首先,任何人只需提供底层资产的价格指数(index price)就可以通过本协议在链上创建永续合约。永续合约可以使用任何ERC20代币作为抵押物。
再者,协议为永续合约专门设计了一种高资金效率的AMM。我们希望通过AMM解决永续合约的流动性问题。任何人都可以给通过向AMM存入抵押物的方式给AMM添加流动性并获得可观的做市收益。
最后,任何人都可以无需许可的交易永续合约。交易员的保证金以非托管的方式质押在智能合约内。交易过程也完全在链上智能合约里完成。
链捕手:V3版本主要有哪些风险?
刘杰:当AMM有持仓的时候,如果此时价格变化,将带来做市商风险。当市场多空不平衡的时候AMM就会有持仓,充当差值部分的对手方。比如多头大于空头,市场的就出现净多头的状态,差额部分就由AMM来充当空头,跟它做对手方盘,反之亦然。
当AMM持仓时,会有一个所谓的做市商风险,也叫存货风险。因为存货价格一旦发生变化,不管是多头还是空头,有可能引起盈亏。为了平衡风险,我们设计使LP有很多种收益来源,包括交易手续费、开仓滑点、盘口点差以及清算罚金等。
目前在v3的测试网上,不计算挖矿收益,LP的年化收益也超过100%,尤其是当有很多人被强制平仓,LP的收益马上增长。实际上LP在赚什么钱呢?就是传统订单薄做市商以及交易所赚的钱。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市场结构,让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原来只有交易所和专业做市商才能挣钱的机会。
链捕手:尽管AMM机制是巨大创新,但在链上提供流动性还是存在无偿损失的,所以你们在AMM设计里是如何降低LP的风险的?
刘杰:V3的AMM没有无偿损失,但有做市商风险。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平衡LP的做市商风险。
一是向对手方收取资金费用。就是AMM一旦持仓就意味着这个市场不平稳,假设AMM持多头,就意味着市场里面空头比较多,在这个时候就会向空头征收资金费用,即所有的空头向所有多头征收资金费用,这时支付的资金税费就有一部分会给到LP。
二是点差。LP通过点差可以回避预言机报价不精准带来的问题,能赚取点差收益,也是一种平衡风险的方式。
三是自动调整报价。在我们的AMM设计里,报价调整的原则是抑制进一步增加AMM风险的交易,鼓励减少AMM风险的交易。
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AMM持多头,如果交易员希望做空,那么AMM的多头就会更多,这个时候AMM给出的做空报价会降低,这样就让交易员不愿意再进一步做空或者说提高了交易员进一步做空的成本,以此来动态保护LP。
另外AMM会鼓励减少AMM的头寸。简单来讲,AMM在打折出售自己的头寸,鼓励交易员把头寸接走,这样AMM风险就降低了。
上述风险由几个风险参数来动态控制。我们有一个角色叫operator,它在LP授权下可以在一个范围内随时根据市场的情况动态调整这些风险参数,这样就能形成比较好的平衡。
因为如果LP风险调的太低了,交易员的交易体验就差。交易员体验太好了,LP风险就高,两者是矛盾体,所以必须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让LP挣钱的,也能更好地控制风险,交易员也能得到不错的交易体验,这是我们设计AMM时考虑的关键要素。
链捕手:自定义永续合约的设计相当于MCDEX提供了一个底层搭建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到上面开商铺,但你怎么确保这些商铺是靠谱的?
刘杰:不能确保。第一,让市场来优胜劣汰。Uniswap里有假币,淘宝平台上有卖假货的,开放性的平台永远无法保证让商家做靠谱的事情,但我们认为这是个市场,最终能够形成优胜劣汰,让好的真的东西留下来。
第二,我们有一个短号码服务,比如平台上0开头的合约是我们认证过的,认证过的相对更可信。但认证只是补充手段,核心还是要靠市场来决定,市场最终会把好的留下来。
链捕手:1月底,你们完成了经济模型修改,将MCB数量从一亿枚销毁到了一千万枚,是之前的经济模型问题存在问题吗?
刘杰:我们原来设计MCB的总量是1个亿,到目前为止一共发行了200万,后来社区经过讨论决定把这个总量调整为1000万,所以相当于销毁了9000万。实际上真正已经发行流通的只有200万,一直都是这么多,没变过。
之前MCB采用线性释放模型,包括团队、社区以及基金会的都是一个线性释放机制,但这种机制的问题是代币释放与业绩不挂钩,容易造成平台业务没起来却释放了太多代币。而新的经济模型中由MCDEX DAO来决定金库资金用途以及增发的MCB的用途。而MCB的增发速度受到金库价值捕获速度的制约,即金库每捕获1美元可以增发1MCB。
MCB的持有者具有MCDEX DAO的治理权限。我们让整个平台上的交易金额的万分之1.5作为DAO的费用,进入DAO的金库。这个时候DAO的金库就会慢慢捕获资金,MCB的持有人就可以决定两个事情,第一是这些资金的具体用途;第二是后面还有将近800万要增发的MCB具体用途。
链捕手:最近Uniswap和SushiSwap都在V3版本里面提到要做订单簿,但你们似乎跟他们正好是反过来的,先做订单薄再做AMM。
刘杰:它们目前采用的恒定乘积的资金效率很低,流动性不够好,要提高流动性,还是订单薄效果好。不过AMM也是有各种方式提高流动性的,比如V3 AMM的流动性就比恒定乘积公式AMM的流动性要提高1000倍。
链捕手:AMM应该是 DeFi 世界的重大创新,不少协议也开始在此基础上做微创新,比如VAMM机制,可否解析下这一设计的本质?
刘杰:所谓的VAMM就是虚拟AMM,本质是通过虚拟AMM凭空放出比较好的流动性,但虚拟AMM对应的就是虚拟流动性,这个机制想要正确工作必须有套利者或者团队不断对冲做市,即将外部流动性搬过来。
这样,VAMM流动性的就受限于搬砖机器人的流动性大小(资金规模)。所以VAMM看上去很美,却不能解决流动性问题,还失去了AMM众筹流动性的能力。
链捕手:关注到 MCDEX 已经决定迁移到 Arbitrum Rollup 上启动测试网了,这么多二层方案,为什么会选择 Arbitrum Rollup?
刘杰:简单概括有三点。
首先,V3上面未来可能要跑几十亿美金/上百亿美金的资产,安全性不能打折扣,我们必须寻找和Layer1一样安全的基础设施,所以中心化程度比较高的侧链方案被排除了。
其次,我们看重平台效应和解决方案的通用性,如此才能保证未来DeFi项目的可交互性。所以兼容以太坊EVM就非常重要,这样所有项目都可以迁过来,不会形成所谓孤岛效应。而Arbitrary rollup方案的兼容性很强,但有的方案则需要开发者重新写代码才能完成迁移,开发者的迁移成本高,平台发展也会很慢。比如BSC,他们兼容以太坊EVM,所以发展很快,平台效应也很强。
最后就是技术成熟度。我们肯定是要找一个短期内就能用,成熟度比较高的产品,现在来讲,以太坊上做layer2的团队很多,但真正能把东西拿出来,成熟度比较高的,也就Arbitrum和Optimistic。但通过测试我们发现Optimistic的Gas消耗是Arbitrum的10倍,且对合约大小有较大的限制。综合来看Arbitrum更适合我们。
02
对行业的思考
链捕手:一旦layer2赛道遍地开花,DeFi市场会发展成怎样的格局?
刘杰: Layer2落地肯定会进一步释放DeFi效应,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是目前以太坊Gas费太贵,大大限制用户使用DeFi。但我们从BSC的火爆可以看出来,一旦Gsa费的成本降下来,还是有很多用户愿意来用。所以一个明显的推论是一旦二层能够大规模使用,以太坊生态的用户数还会进一步增长,会有更多人来使用相关产品。
另一方面是不管在什么行业,只要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就会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如同3G、4G的到来为短视频应用的兴起提供空间,带动电商直播等新应用的发展。每一代的基础设施会对应每一代的应用,反过来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layer 1上的DEX会采用恒定乘积公式AMM这种方式?核心就是底层公链的速度很慢,妥协下的选择。一旦layer2这种高TPS的环境,对应就会有很多创新可以做出来。
而这些创新不管是在流动性上、资金效率上、还是使用体验上都会比原来的更好,那么如果头部项目不能保持持续的创新力,非常可能被淘汰,这是市场竞争的自然规律,同时也会对现有市场格局造成影响。
链捕手:社区治理一直是大而难的问题,你的治理哲学是怎么样的?
刘杰:我比较相信自由市场理论,虽然说绝对的自由市场经济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太可能,还是需要宏观调控,但在区块链上或者在相对集中的环境,我觉得市场发挥的力量还是非常大的。
在社区治理上,一定要讲平衡,不能事无巨细都通过社区治理来解决,这肯定不行。但也不能什么事都是团队说了算,这肯定也不行。所以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由团队或社区活跃贡献者来提治理提案,在社区内充分讨论后再投票决定,在民主和集中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链捕手:最近被盗事件频发,DeFi 世界到底该如何对流动性提供者的资金安全负责呢?
刘杰:只能尽量避免或减少,首先必须确保开发者有很强的经验,知道合约哪里容易出bug,避免写出bug代码,再找一级机构做审计,检查问题,基本就能避免绝大部分问题。但很多时候风险都是在智能合约交互时发生的风险,为什么这里容易出问题?原因在于所有合约的开发以及审计机构都只能对自身的合约负责,无法去审计那些未来可能发生交互的合约。
不过,MCDEX V3对于外部合约的依赖较小,唯一的依赖就是预言机,市场上有一些不错的预言机产品,他们如果没有问题,那我们基本上没有问题。
链捕手:但行业一直在喊可组合性才是DeFi的未来,所以你在这一层面是怎么思考的?
刘杰:我们基本会在两个方向跟其它协议发生组合。
一个方向是V3合约的抵押物可以是另外一个项目的代币,因为AMM池子抵押物可以是任意的ERC20代币。其他的项目比如只要有自己的代币,他就可以在我们这儿很容易就建出这个币的永续合约。
第二个方向是利用MCDEX永续合约产品作为其他项目的底层资产。例如,可以把MCDEX LP Token作为BarnBridge和Saffron这类项目的底层资产。
用户通过这两个项目就可以实现风险分层:普通用户如果不想承担AMM的做市商风险,可以进入低风险层,实现无损挖矿;高风险用户可以进入高风险层,赚取更高的收益。
又例如,用户可以在MCDEX的永续合约之上构建一个DeFi跟单交易基金,基金的GP负责交易策略,LP负责出资,共同赚取收益。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