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先迈哪只脚? ——庞氏骗局、价值起源与比特币
蜈蚣先迈哪只脚?
这是一只青蛙问的问题。他很好奇,为什么蜈蚣这多么脚,走起路来依然那么轻松,他是怎么安排他的脚运动的?于是,一只好心的蜈蚣打算解决青蛙的疑惑,它开始关注起自己走路了。
它认认真真地想了很久,进行了各种理论推导,模型演算,可还是没有拿定主意,该先迈哪只脚,后迈哪只脚,前后脚的协调关系是怎样的?身体平衡和加速减速的效应符合什么数学原理、机械原理?——于是,这只蜈蚣残废了,它不会走路了。
不是因为真正的残疾,而是因为它忘了行走的常识,
是生物器官的协调,是长期以来的神经反射,屡次试错的自然结果。可在此之前,它是行走的如此流畅。它在研究之后,却无法行走了,因为它套用的数学公式、物理模型让它举步维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做这样的事情?
常识之所以称其为“常识”,因为这些事情本不是很复杂的道理。但之所以加上引号,也是因为在我们今天病态的金融体系折射下,原本简单易懂的东西,被扭曲、锻造成了复杂而错误的“原理”。而其根源,则是人类本性被错误利用所致。
先来看看一个常见词汇
——庞氏骗局
它是什么意思?能用简短意赅的两三句话说清楚吗?事实情况恐怕不容乐观。
正确而简短的回答是四个字:借新还旧。或者中国的俗语:拆东墙、补西墙。如此而已,这就是庞氏骗局的关键构成要素。
而人们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哪些事情呢?诸如——价格暴涨,价格暴跌,投资回报,市盈率,净资产,RSI指标,箱体运动,回归曲线,边际递减……..等等。
“庞氏骗局”较完整的概念描述是——庞氏骗局是将后一轮投资者的投资款作为投资收益支付给前一轮的投资者,依此类推,使卷入的人和资金越来越多。只要新增的投资者和资金不断规模化扩张,既有的投资者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投资回报”。然而,投资者和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当新增的投资者和资金难以为继时,既有的投资者将无法按时足额获取“投资收益”,于是,庞氏骗局最终走向崩溃。
亲,请对照看看,这是不是借新还旧?里面提到价格涨跌了吗?提到什么计算公式了吗?提到财务会计或高等数学了吗?提到某某经济学复杂高深的阳春白雪了吗?——没有。这就是常识。你无法准确计量它,但你就是真的认识了它。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常识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有的人是不愿了解常识,但有的人则很可惜,他们渴望了解常识,但却被接触到的体系所扭曲,被灌输各种垃圾信息,直到最后,就像一个喝醉了的汉子,脱掉裤衩,满大街狂奔,呈心情愉悦状——因为他认为这才是“主流”。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于是可以发现,很多人在用“庞氏骗局”这个词汇描述了很多现象,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往往并不是庞氏骗局——甚至不是骗局,而是正常的经济现象。
比如现实中较常见的看法认为,“房地产是庞氏骗局”、“某某股票是庞氏骗局”、“某某私营企业家的贷款是庞氏骗局”、“某某大宗商品、某某特定证券是庞氏骗局”……等等,新闻媒体从业者不加识别的擅用,还算可以理解,但很多法律界、经济界专业人士也和其他人一样随便扣帽子,这实在是可笑、可悲又很危险的举动。
现在,这顶大帽子又戴在了比特币(Bitcoin)头上。
比特币真是庞氏骗局吗?
根据上文表述,我们知道,庞氏骗局就是借新还旧,比特币的特性、本质是否符合“借新还旧”这四个字?根据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定义的比特币P2P网络协议内容来看,比特币的产生,其实是采用公开的数学算法:用户可以用电脑设备下载安装“挖矿客户端”,进行的数学计算过程就称作“挖矿”,从事这种行为的人,称为“矿工”,对应的,还有挖矿的地点“矿池”。整个P2P协议规定了货币总量:2100万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挖矿难度系数逐渐提高,直至最终,2100万个比特币全部被开采完毕,之后,将不会有新增货币被“挖出来”。被挖出来的比特币,可以用于商品交换,或者与其他货币进行兑换。
好了(当然,更具体的技术细节问题,请读者自行查找,这不是本文重点),睁开双眼瞧瞧——这个过程具体哪里符合“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这个骗局了?——完全没有。
奇怪的是,很多人依然这么认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什么叫“庞氏骗局”都没有概念,或者想当然。很多民众没有基本的金融概念,他们经常把价格上涨、价格下跌或参与者众多…..等等奇怪的现象称为“骗局”或“庞氏骗局”。有趣的例子是,在2008年股市高峰时段,有人担忧“股市可能是个庞氏骗局”,到了2008年底,股价暴跌后,也有人担忧“股市可能是个庞氏骗局”;还有更多的例子,曾经出现过的商品价格暴涨暴跌,如大蒜、玉米、猪肉、黄金······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庞氏骗局”。
鉴于此,笔者隐约感觉到:庞氏骗局很忙。比万能的板蓝根还忙。故撰此文,寄望明确常识。
那么比特币究竟是什么,其实它和千千万万的商品一样,是市场的参与者。只不过,它提供的服务、定位的细分市场比较特殊(其实我认为也没什么特殊的,只不过很多人这么看)——货币。
它一不拼爹,二不傍大款。既没有任何央行或大公司来发行,也没有依靠其他商品来“背书”(其实这个词滥用程度不亚于“庞氏骗局”)。它只靠自己的诚实守信(2100万个固定单位)和卓越服务(无国界、护隐私、零手续费、高安全性),就像其他优秀的商品一样,一如其他优秀的公司一样。
被挤兑的北岩银行
价值起源
说到公司,就不得不提产业界闻名遐迩的大师和企业:松下幸之助、飞利浦、可口可乐、英特尔、微软、谷歌、必和必拓、联想、苏宁、巴菲特、韦尔奇······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这些企业显然是有价值的。当然,他们也的确有价值。因为这些企业为股东创造了利润,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毋庸多言,它们当然是有价值的。这已经是很多公众和商学院的“基本共识”。不同的人们,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价值。比如:市值、净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者综合其他标准,等等。
那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才能算作真正具有价值?真正的价值和短期虚假的价值如何鉴别?如何衡量?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让我们回到最初,回到价值为0的那个原点——人类出现的那一刻:
我想,在早期人类社会,结构简单,商品不丰富,那些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探讨起来,反而显得很容易,共识很多。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人们,进行着最原始的、最简单的生存方式、交流方式。就当时社会经济价值而言,我们可以轻易的说出一些有真实价值的东西:清洁的水、牛肉、羊毛、稻谷、锐利的器具、易于圈养的动物······等等。由于最初是没有“企业”这个组织的(不过渐渐形成“部落”、“国家”等组织),所以,这个阶段的真实价值,主要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其中很多商品直到今天人类依然在使用。
但也不完全是如此明朗,有个特殊的东西(行为)在不同人之间,开始产生了价值认知差异或争论——交换(交换物)。当住在海边、擅长捕捞的一族人,开始慢慢和内陆丛林里擅长打猎、纺织的一族人互换商品的时候,认知差异出现了——1头成年羊羔到底该交换多少条鲱鱼?5条?15条?2条?还是500条?谁说了算?怎么算?会不会变化?怎么变?什么时候变?为什么变?······哇,好多矛盾等待着被解决!他们不会为此大战一场吧?——会,当然会,事实上,的确也发生了:人类自古因为商品需求发动的大小战役多如牛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聪明的人类会发现,老是为此打仗也不行啊,有时候甚至是没必要的。一来,长期打斗,双方伤亡难免,谁也不愿意自己身边的亲人三天两头死去、负伤;二来,很多时候自己并不缺少商品,比如,那个捕鱼的部落慢慢掌握了技巧,每年捕捞的鱼根本吃不完,扔掉又可惜,天天吃鱼也腻味了,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扔掉?答案其实很简单——为什么不拿自己的鱼和人家的羊羔、布匹交换?
就这样,众所周知的“以物易物”阶段的市场贸易逐渐开始兴盛,自愿自发的贸易,大大减少了战争,也大大促进了生活质量,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技术(当然啦,捕鱼的也跟着人家学会了纺织)。毋庸多言,交换的比例,随着人们互相商议、不断尝试后,慢慢形成了动态的价格。就这个阶段而言,我想没有人怀疑这个结论:鱼是有价值的,羊羔也有价值,狩猎的职业猎人也有价值,专业的捕捞队伍(某种意义上的“企业”)也有价值(你要是乐意,真的可以计算这个队伍的“年均回报率”和“市盈率”,以及“价格走势K线图”)。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世界如此美妙,物产如此丰富,很好,但是······海南的张三想喝人参汤,哈尔滨的李四想要棉花,新疆的王二想要喝椰汁,怎么办?运输工具当然最终不是问题,大家都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但是问题是,怎么个“物物交换”?这些东西都有价值,没错,但却无法交换。如果最终不能成功顺利交换,这些价值就被摧毁了(张三无法把自己的椰子换出去,李四无法把自己的人参换出去,王二也无法把自己的棉花换出去),如果所有的商品都无法直接交换,那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将被摧毁,椰子、人参、棉花会因为无法交换而变成私人爱好品,一文不值。更严重的是,某些人会因此死亡,人类社会将走向终点。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维持生存的技能,如果市场无法运作、无法为他提供这些,他真的得死去。
好的,不要怕,亲,如果我告诉你,有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大难题,而且非常轻松易做,让每个人都可以方便的从市场交换想要的商品,你会同意吗?当然,你必须同意,你不同意,你就得死(不是在恐吓你,上文已论述,这是真实的可能性)。当然,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祖先们(不要产生歧义哦)已经找到了解决之道:交换媒介。(PS. 帮我们人类解决这么大难题的商品,你说它有“价值”吗?嘿嘿,巴菲特说:没有。)
巴菲特和伯南克一道,长期力挺美元,贬低黄金
什么是交换媒介?如上所述,它是用来让你在市场交换商品的一种商品(拗口吗?不。),也可以说,它是保命的东西,没了它,你活不下去。——这其实就是“货币”的定义。
交换媒介,或者说货币,作为千千万万商品的一种,也是经历过千百年的挑战和选择。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着可能不一样的货币。住在海边的渔民,可能选择了贝壳;住在山里的人们,可能选择了石头;住在北方的人们,可能选择了铜块;住在南方的人们,可能选择了银块······等等。这是早期的货币分散格局。随着交易的深入,人口的增加,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互相贸易。
麻烦又来了!——海边的渔民只认可贝壳,山里的山民只认可石头,但现在,一位渔民想要购买山民的野兔子,这位山民也乐意卖掉这只野兔子,双方情投意合。但山民不愿意接受贝壳,他们老家乡亲们不承认这玩意儿,贝壳拿回家除了被人嘲笑之外,什么都换不到。咋办?不卖兔子?可惜,好生意滑走了;卖兔子?不行,贝壳算什么垃圾玩意儿?跟渔民要石头试试?渔民说了,没有,也没动力去换石头(为什么没动力去换石头?因为他们家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兔子,没必要费这事儿。但他们家每年得吃不少大米,这事儿挺让他发愁,强势的米农非得要黄金。)最后,这事儿还是解决了(要不说咱祖先伟大光荣正确呢?真的。竟然这次没为此打仗,英明。)——渔民和山民共同商议决定:这笔交易用黄金结算(因为他们俩都不会种大米,但每年都得从米农那儿买不少米,留着黄金有用)。
好啦,一桩事终于和平搞定了。就这样,慢慢的,市场上不同的货币之间开始互相竞争,自愿自由的竞争。直到后来,谁赢了呢?大家都知道答案了——黄金、白银(有研究认为: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黄金作为人类的诚实货币,一直到1972年才被废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此各国自印个性化纸币)。
事后诸葛亮——为什么是黄金(白银)?
上文简单回顾了货币史,笔者试图描述这个自然过程。为什么多种货币竞争的结果是黄金(白银)呢?世上有那么多商品、那么多并存的货币,竞争机制是如何选择黄金的?回答这个答案,很多朋友做的比我更好。但总体说来,无外乎这两个原因:1.金银供给量稳定(你不可能用大米做货币吧?虽然大米你天天吃,但如果这样,你还不得被米农们坑死?他们可以弄出来天量的大米哦!);2.金银物理特性稳定(嘿嘿,稳定压倒一切!你也许更喜欢漂亮的贝壳、透明的玻璃,但是,贝壳和玻璃可是一摔就碎的)
但不管如何,正如笔者提到的,这是“事后诸葛亮”——对市场自然过程的回顾总结。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个人总结未必可以完全解释市场,市场是千万年来无穷多的人们慢慢形成的过程,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是因为我们太短暂、太渺小。
那要不要专门来个“纸币事后诸葛亮”?哈哈,No,不需要。虽然黄金是1972年被强制退出流通领域,但纸币可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物,它的臭名昭著可早就开始了。
早在咱前述伟光正祖先的时代,就陆陆续续上演过无数次闹剧——纸币闹剧。虽然形式多变(有的君王直接强制印发纸币;有的君王偷摸在金银块内添加杂质;有的比较委婉,将纸币和金银挂钩),但结果毫无新意:都失败了。
那我们现在在哪?——当然,我们正身处在自1972年来“全球纸币大实验”的实验室中——Hello!亲,小白鼠们!
事后未必都是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未必是正确的——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是“事前臭皮匠,事后还是臭皮匠”。曾经发生的事实真相,往往非常戏剧化的被后人误读、误解,甚至因此扭曲真相,发生更大的灾难。
有关货币史的解读,也产生了很多“诸葛亮”和“臭皮匠”,正确的解读过往的事实,不算伟光正,无功劳、起码有苦劳;错误的解读、恶意的扭曲者,则算得上笨蛋和罪人(很多人为他人错误解读战争而愤怒、游街、甚至准备发动新的战争,但很少有人察觉他人错误解读经济史、货币史而带来的危害)。描黑一段经济(货币)史,其危害性远远超过描黑一段战争史。
如上文所述,人类在货币市场的自然发展过程是自然而然的、非常人性化、个体意志化、市场化的。在解释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尊重事实的说,应当采用人类自然竞争行为来描述它,能描述到何种地步,就按照事实依据来记录。
然而事实是,当今的经济学界、产业界、学术界的很多论述完全颠倒、扭曲了事实,很多砖家的自负已经失控,他们用错误、自我创造的奇怪理论来解释这段历史,用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量化的细节来强行量化,并为此衍生出各种类别的“新理论”(甚至有人因这样的捏造歪曲行为获奖)。
在货币市场竞争中,这些人荒诞的总结出一套“正确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金银会输给纸币”(这就像告诉人们“为什么宅基地会输给推土机”,来解释强拆的正确性)。除此之外,还有更恶搞而“深奥”的“理论”,这些理论采用数学或物理学上的相关定理或模型,来“量化一切”,这些理论不但发展壮大,甚至在今天已经成了“主流”。比如在我们列举过的例子中,曾经问过“一只羊羔可以换多少条鲱鱼”的问题,或者“一克黄金可以买多少大米”的问题。乍一看,这里面似乎的确存在某种“数学计算”的东西。是的,至少在人们交易的时候,肯定得认真的计算一次。但这种计算并不是其价值形成的本质基础(人们在交易的时候,可没有按照什么“模型”来讨论价格),而只是在交易价值认同后的“附带”简单的结算流程。这话什么意思?好像又有点拗口了?这是在说,羊羔、鲱鱼、大米和黄金的兑换,的确存在某个“兑换比例”,但是——这个“兑换比例”只是“结果”——基于市场的交易者个体自由意志才是“原因和根基”。这就像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一样:生物领域有数学、化学领域有数学、哲学领域有数学、美术领域有数学······在这些领域中,数学不过是用来协助研究的工具,和其理论本质可能毫无关系。按照这些臭皮匠的“正确理论”,通常你会得到一个模型,一堆参数(诸如:x,y,z,西格玛,微分方程,高阶线性微分······),然后,用这套理论你就可以“算出”羊羔和黄金的“内在价值”或“某某报酬率”——尽管在几里外的农贸市场,你算出来的数字和人们的交易价格差之千里(当然,聪明的臭皮匠会修改一下模型,使计算结果与那个农贸市场成交价格尽量接近。真够累的),这一套理论不但被用在羊羔和鲱鱼身上,现如今,它已经大肆扩张,肆无忌惮的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房子、股票、债券、石油······
那么,你也许会问,这样做即使不正确,那和我有什么关系吗?管他呢!——有关系,太有关系了。正是这套扭曲的病态理论(有意的或无意的扩散),在支撑着经济体,特别是实权派政府部门和银行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奇怪的理论本身,时常被权力用来“修改参数”,权力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就随手拿来这套病态的理论,稍作打扮,就可堂而皇之的成为一项重要制度的理论依据。奇怪的是,人们抵挡这种经济谬论的能力非常之低,很多人对此笃信不疑,缺乏基本的独立判断精神。很多盲从的人,跟随着权力的指挥棒,在这套病态理论的引导下,跟着一起欢呼雀跃。
克 vs 盎司 vs 橡皮筋——什么是货币的价值?
最明显的“雀跃症状”就是——很多人认为弹性货币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而无弹性的货币则是可怜落后错误的。
就像我上面讨论的,市场自发的选择货币,是为了更好、更诚实的反应交换商品的价值,这也是金银最终胜出的原因,而不是什么贝壳、石头、玻璃。当市场参与者采用金银计量价格的时候,双方都非常的满意,因为他们用商品交换来的东西(金银)可以在未来继续保值、或增值。作为一个渔民,一年辛苦捕捞的收益,变成1000克黄金后(假设年底时,可以换300只羊羔),储蓄起来,5年后,10年后,30年后,这1000克黄金不会贬值。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羊羔会越来越便宜,1000克黄金储蓄20年后,很可能可以兑换600只羔羊,或者更多。这个过程,没有人财富被抢劫,物价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得便宜了,货币的购买力增加了,诚实的反应了市场价值。这个过程——哪里可怜落后错误了?你看不出来这个过程有任何毛病,用甄嬛的话说:它是极好的。只有捏造一些不存在的理论,来“演算”一番,你才有可能“证明”金银不是好东西。
就像我们上面回顾的自然过程,人类选择货币的目的和货币存在的价值,都因为交换商品的需求。很多人认为这是非常难懂复杂高深的“秘籍”,只有那些读到“博士后”或者进入“EMBA商学院”才能理解的“理论”。但,你依然应该鼓起勇气,揭开真相——
先不谈“货币”、“金融”这些词汇,让我们来看看人们熟悉的“重量”吧。
作为商品重量计量单位,其实从古至今也在发生着激烈的竞争,比如:吨、克、盎司等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重量单位,经历过长期的选择、竞争后,如今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了。而这个过程,其实和货币的竞争过程毫无区别。在古代,还有更多的重量计量单位,它们很多连名字都不被人们记得了。当我们在市场出售钢材的时候,人们会选择“吨”或者“千克”、“克”、“盎司”这些计量单位,为什么选择它们?其实原因很简单,和金银一样——因为他们诚实可靠。你不会选择一种三天两头不断变化的计量单位来进行钢材贸易,你无法接受,同样一车钢材,今天称重100个单位,明天竟然变成96个单位,后天又变成124个单位,你会发疯的,你绝对会抛弃这种病态的计量单位。
同样的,在丈量长度的时候,你会选择一杆直尺,还是一根橡皮筋?有几个人真的认为“橡皮筋的弹性对丈量长度有极大的好处”吗?如果有人跟你讲述一套复杂深奥的“理论”,通过模型和公式来计算证明出“橡皮筋真的比直尺更好的丈量长度”,你会如何选择?
这把尺子“毫无弹性”,也没有“国家背书”,必然是对盲目崇拜者的“骗局”
这个答案有时候真的不像这样明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扭曲系统?
这本不该是什么秘密,也不该是什么值得说道的事情。但现实让人错愕:我们病态的金融体系(包括教育体系),早已把金融业上上下下(从制度到管理、到教科书)糟蹋得七零八落。你能想象学计算机科学的大学生,拿到属于自己电脑的时候,键盘上有“38个字母、加号和乘号同样意义、1+8=23”的吗?——但这就是金融学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病态体系内,优良的品德被污蔑,诚实的商人被掠夺,强盗和骗子堂而皇之招摇过市,手握大权的集团任意操纵经济政策。这个体系漠视常识,发明一套复杂、矛盾的理论,去“证明”常识的错误,让无数的人相信黑比白好,浪费比节俭好,借贷比储蓄好,钱放在别人家里比放在自己兜里好……
最终乱象是,类似“庞氏骗局”这样百年前的事情,至今都无法被真正识别。美好有价值的东西被人们抛弃,全社会变成一个大赌场。人们疯狂的挤入银行窗口借贷,辛苦劳作的积蓄无形中被人夺走,整个国家的财富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更可怕的是,这些糟糕的烂摊子,产生了无穷多的权力机构,庞大而臃肿的公务员体系,以及无法遏制负债。民众最终又被误导,把责任丢给自由市场。每次危机过后,被讨伐的不是权力,而是自由,每次改革,都加强了权力,剥夺了市场权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由货币——比特币?
如上所述,来自自由市场的全新诚实货币——比特币,Bitcoin,已经崭露头角。就像当初的金银一样,他已经开始慢慢被少数人接受。比特币的设计初衷,是充当互联网世界的“黄金”,用于在网络世界完成货币使命。它的源代码公开,总量恒定,支付便捷,零手续费,完美的可分割性计量单位,零仓储费——从性质上,它做的甚至比黄金还要好。
接受这种全新的货币,当然会遭受很多的质疑,甚至恶意攻击。这并不新鲜,因为金银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就像中国那句古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尽管很多比特币质疑者和热心粉丝们总结出来很多反对和支持的理由,这些观点有些也非常深刻,但很多反对的观点往往犯了一个大错:不尊重市场。就像上文提到的渔民和山民,他们分别支持贝壳和石头,也都同时不使用黄金,但最终如何呢?——他们顺从了市场。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那句老话:没有人和钱有仇(抱歉,我还不知道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证明这句话)。如果渔民和山民出于某种“意识形态”,坚持拒绝使用黄金的话,当然,他有权利这么做,别人也不会为此找他麻烦,但最终损失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会眼睁睁看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手里的贝壳和石头变得一文不值(注意,拒绝黄金是自由的,但奉劝各位慎重拒绝纸币,因为你可能因此遭受牢狱之灾——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国家背书”吧(国家制定的支付结算法有明文规定,欢迎各位以身试法的嫌疑犯去查阅)。)
你是什么样的人,在于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以《蜘蛛侠3》片尾台词做本文结束语:个体自由意志是市场根基的价值起源,价值起源的第一时刻是人类起源。每个人的选择,都构成市场选择的一股力量。市场将走向哪里,取决于我们选择走向哪里。
没有人类,没有交易,没有市场,所有的东西都毫无价值,哪怕是股神钟爱的可口可乐,哪怕是黄金。市场的规律,其实是人性的规律,而不是数学的规律。(PS.数学规律当然有价值,但那是发生在另一个领域:自然科学。)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