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等多技术协作,“零接触”保护医护人员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病毒本身也非常狡猾。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可传染、患者症状类型多,这一系列特性都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不过,专家也告诉我们,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类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来进行传播的疾病来说,少接触,零接触就成了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然而,对于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来说,却免不了与患者接触。对于任何一种传染性疾病来说,医护人员都是风险最大的群体,又是抵抗传染病的战斗中最重要的群体。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发展,可以给医护人员更好的防护。
远程诊疗,“零接触”治愈患者
除了防护设备的技术进步外,远程诊疗的出现,无疑是能够显著降低医患接触的方法。2019年1月,中国一名外科医生实施了首例远程外科手术。这名医生在福建省,操控48公里以外一个偏远地区的机械臂进行手术,切除了一只实验动物的肝脏。
3月,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首例远程人体手术,远在海南的神经外科专家远程操控手术器械,为身在北京的患者实施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时远程操控两台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浙江嘉兴和山东烟台的两名患者实施手术。这也是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远程手术。
显然,如果远程诊疗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成熟,不仅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也能够在特殊时期降低医患接触。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大规模应用到这次疫情中去,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阻断疫情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能使重疫区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可以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突发情况,我们需要尽可能快地发展这项技术。
远程诊疗,需要多种技术保驾护航
然而,远程诊疗技术并不能孤军奋战,其顺利实施仍需要多种技术协作,为其保驾护航。首先就是5G技术。由于远程手术对于画面精度和网络延迟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过往的远程手术案例均是建立在5G网络的基础上。可见,远程诊疗技术的普及,首先要建立在5G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上。
其次就是物联网技术。远程手术机器人作为硬件设备,需要链接网络来进行硬件操作,这就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尤其是随着远程诊疗硬件设备的增多,更需要物联网对这些联网硬件进行管理,这也是远程诊疗技术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前提之一。
另外还有区块链技术。医疗硬件对于操作精度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物联网硬件,一旦出现错误,遭受攻击或入侵,所造成的结果将非常严重,因此,非常需要区块链技术为远程诊疗物联网提供安全保护。通过数据上链,区块链技术可以保障系统数据的真实和不可篡改,从而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如果未来远程诊疗设备数量大幅增加,也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来代替中心服务器,由此降低中心运维的巨大成本。
人类的技术在持续发展,但是人类面临的灾难也从未停止。我们用技术对抗灾难的同时,也用勇气、协作和关爱共同取暖。希望我们的技术尽快发展,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家园;也希望人间爱永存。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