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除了在贸易金融领域链上交易过千亿 更在这些领域布局区块链

今日链条 view 53648 2020-11-5 14:23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新技术正带来难得的产业机遇。脱胎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天然具有金融属性,从而为金融机构的布局带来了先天优势。

最近一年来,金融机构纷纷布局区块链。在这条新赛道上,以国有大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冲在最前,保险业紧随其后,证券业稍显落后。

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六大国有银行布局金融科技的“标配”,尤其是在贸易金融领域取得的成绩最多。其中,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浙商银行的链上交易规模均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在试水区块链的保险企业中,中国平安等龙头险企已实现部分产出。券商方面,则大多停留在探索研究阶段。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对区块链的需求最为迫切。“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银行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信任不对称的问题,解决银行业务的痛点;有助于银行内部体系改造,优化银行管理体系及业务流程;此外,还可以在防范金融风险与创新之间实现较好的平衡。”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道出了银行偏爱区块链背后的真实原因。

银行贸易金融领域布局区块链

近一年来,涵盖供应链金融、国内信用证、福费廷等多个场景的贸易金融领域,已成为银行争相布局落地的“心头好”,几家国有大行均有所涉足,尤以建设银行的成果最为突出。

建设银行在去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该行的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部署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再保理等业务,累计实现交易金额超过4000亿元,吸引同业客户50余家。

邮储银行也小有斩获。今年半年报显示,2020年1月份,邮储银行完成业内首笔跨链福费廷交易。截至报告期末,U链福费廷业务系统已接入10余家业内合作伙伴,交易规模超250亿元。

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以浙商银行的表现最为亮眼,截至今年6月末,依托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收款链平台,已服务客户22646户,提供融资余额1446.43亿元,较年初增长51%。

上述三家银行的三组数据,清晰地映射出银行在贸易金融领域布局区块链所取得的不俗成绩。在成绩的背后,则是区块链对当下贸易金融痛点的精准“施针”。

区块链技术具备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分布式账本、多方信息共享等特点,与贸易金融业务具有天然的契合,因此成为传统贸易金融转型的有效解决方案。

区块链对贸易金融转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数据不可篡改,可降低交易摩擦;二是建立标准化流程,可提升交易效率;三是打破主权桎梏,可匹配交易供需;四是保证隐私安全,可实现柔性监管。

银行在其他领域的区块链表现

交通银行的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是银行布局区块链的另一亮点。去年年报显示,交通银行的“链交融”作为业内上线的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目前已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业务8项,累计发行金额近千亿元人民币;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业务4项,累计发行金额31亿元人民币。

此外,政务、民生等领域也是银行布局区块链的重要战场。其中,工商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工银慈善链”,为全国近200家慈善机构提供服务;自主研发“征拆迁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有效解决征拆迁工作复杂度高、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流向监管难等问题。农业银行落地国内首个养老金联盟链,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养老金区块链应用系统,业务处理时间由12天缩短为3天。建设银行则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创新推出“民工惠”平台,累计服务客户400余万名。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2020产业区块链中国行 · 昆明站活动顺利召开 Next: 浙江《浙江省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推动区块链等数字新基建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