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的热度,NFT怕是接不住
随着defi的逐渐降温,币圈人又开始寻找新的故事,最近还有什么故事可以讲呢。
圈内人迟迟不愿接受被DeFi的车轮碾过的事实,积极寻找或者换言之,积极创造能够延续DeFi热度的新鲜事物出来,最近“身负重任”的非NFT莫属了。
截至10月28日,NFT市场交易总量达1.33亿美元,卖出NFT超过496万个,均价在26.9美元,这三项数据均在近一个多月来出现明显增长,DeFi热度逐渐冷却之际,NFT似乎正在接棒。
(数据来源:NonFungible.com)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NFT,NFT(非同质化代币)包含在其智能合约中记录的标识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使彼此各不相同,因此每一个非同质化代币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用其他代币替换,也不能像其他代币那样可以彼此交换,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且最小单位为1,不可分割。相反,同质化代币可以简单地彼此交换,也可以分割,像BTC可以分割成0.001进行转移。简单来讲,NFT具有独一无二、稀缺、不可分割的特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NFT具有更加强烈的私人财产属性。
一直不温不火的NFT,今年通过菠萝(MEME)的暴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市场,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出现的本意是为了讽刺市场上大量涌入的“5分钟DeFi项目”而诞生,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小时建社区、半小时发代币的菠萝在24小时内累计产生超120万美元的交易量。不得不说,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获得菠萝空投的参与者手都没伸就吃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
猝不及防的财富信息在圈内开始迅速蔓延,菠萝的价格短期内暴涨到1930.2美元,仅用不到一周的时候就走过了比特币近10年的路,菠萝卡片更是被争相收藏,这一事件带来的行业层面的影响是DeFi+NFT的不断创新。于是各类带有NFT标签的艺术品、收藏品也开始进入了交易模式,目前区块链艺术品《Portraits of a Mind》系列第 21 幅作品(Block 21)以超13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创下 NFT 拍卖价格史上的最高记录。随着NFT的火爆其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蝙蝠侠”、“NBA”也纷纷与NFT结缘推出收藏卡,种种迹象表明,NFT似乎在承接DeFi的热度。
NFT的属性与艺术品、收藏品、游戏等确实有天然契合性,但是谈及接棒DeFi似乎为时尚早,同为DeFi与NFT头部项目的Uniswap与OpenSea,截止10月份从Dapp.com数据来看,活跃用户分别为30万人与2.4万人,可以看出,NFT依然是非常小众的存在,同时在流动性上与DeFi也相差甚远。非同质化通证市场的规模也仅为DeFi市场规模的2%,本次NFT的意外“突围”不过是流动性挖矿高收益带来的市场投机行为。
非同质化代币并非今年才进入市场,2017年的Cryptokitties(加密猫)是NFT的第一个落地应用,但由于应用领域与受众群体的局限性也仅在2018年、2019年出现过昙花一现。今年的NFT火爆也是在菠萝的高收益与“故事”的强推下“牵强”的进入了市场,又被委以接棒DeFi的“重任”,但不管是从应用领域、受众群体、市场规模等方面都还为时尚早。
(数据来源:NonFungible.com)
就像传统领域中的艺术收藏品一样,只是为少部分人群而设定,NFT的普及还要从应用领域延伸拓展,虽然今年NFT被强推上热点,但是从整个行业层面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开始有了场景拓展,从最初的游戏、收藏品、艺术品到知识产权、数字确权、身份认证、电子票据存证等方面的思考,说明NFT也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需要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
目前对于市场而言,依然流露着“投机”的气息。NFT需要热度与关注,但过度的热度会将其推上风口浪尖,拔苗助长不可取,市场需要冷静,同时技术的发展与探索也需要经过反复的市场验证与实践。马云在刚结束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说,“创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这个代价我们都不希望是投机催起的巨大泡沫。
DeFi的热度,NFT怕是还接不住,对于NFT日后的发展,有无限种可能,但依然任重而道远。
还有什么故事可以讲呢?或者,你期待什么故事呢。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