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产业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路径

通证经济 view 57566 2020-10-29 00:53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10月25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各组委会成员机构召开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以“5G背景下数字化平台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为主题发表演讲。黄奇帆提出,数字化平台具有全空域信息、全流程信息、全场景信息、全解析信息和全价值信息的“五全信息”,他强调,“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任何数字化平台的发展,不能靠简单的烧钱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也不能让客户有成本无效果、长期赔钱,这是不可持续的自杀行为。”他同时分析指出,特别地,由于数字金融机构并不像商业银行那样可以从老百姓存款中获取低成本的资金,或者像中央银行那样从货币市场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所以它们大量加杠杆的行为容易引发金融风险。”黄奇帆指出。

以下为黄奇帆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实录。

5G背景下数字化平台的金融科技发展路

黄奇帆:产业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路径

黄奇帆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受邀参加2020年中国外滩金融峰会。我就今天的主题“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趋势与机遇”谈一点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所谓数字化平台,是指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组成的“数字综合体”。数字化平台具有全空域信息、全流程信息、全场景信息、全解析信息和全价值信息的“五全信息”。

这些信息必须包含社会经济系统的各种结构性特征,如产业系统的各种特征描述、社会系统的运营数据等。“五全信息”的结构性体现了“数字孪生”的概念,是企业运营、产业生态和社会系统的全样本刻画。

每一条“五全信息”都有时间戳、体现事物某一时刻的状态,“五全信息”积累起来可以描绘事物的历史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全信息”既包含了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制度,也包含其运营规则。也就是说,“五全信息”采自于系统现有的秩序,也会帮助系统构建新的秩序。

进入“五全信息”社会后,这些信息因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基于新的信用体系,无论是金融还是其他社会经济系统都将发生更加彻底的革命。

“五全信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生态、产业生态之中,各类信息之间往往存在大量关联,并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现在的数字化平台,在5G背景下还会进一步形成万物万联体系,数字社会将拥有越来越多的“五全信息”。“五全信息”与工业制造相结合时,就形成工业制造4.0;与物流行业相结合,就形成智能物流体系;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就形成智慧城市;与金融结合,就形成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的主体是产业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下,金融科技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产业互联网金融是机构通过金融科技向产业生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统称。产业互联网金融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场景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由于产业价值链更复杂、链条更长,目前数字化的比例仍然很低,金融服务还远未达到面向个人端的数字金融智能化、便捷化的程度,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下一个蓝海。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还是世界性难题,不仅仅是银行自身的问题,还与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有关。小微企业属于金融业长尾客户,存在抵押品不足、信用资质差、信息不对称、生命周期短等问题,银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也存在获客、尽职调查成本高、担保不足、风控流程长及成本过高等问题。借助产业互联网金融,通过“五全信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信息、信用孤岛,为小微企业提供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

产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节点逐步打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以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为例,当前人工智能主要有八大关键技术,分别是深度学习、增强学习、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数据搜索、知识工程、自然语言理解和类脑交互决策。在这八大技术的支持下,制造业得以做到自感知、自适应、自学习、自决策,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智能化、供应链的智能化、产品创新的智能化、企业经营的智能化。

在此阶段,大量结构化、可靠的数据成千上万倍的增长,被采集、清洗、积累后,产生的数据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进行大数据的交叉验证,从而使得金融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标准化。多方资金按照不同标的需求,匹配进各类生产环境中,将金融交易产品化,利用信息集成、交叉验真、资产穿透、溯源管理等手段,提升对金融业务风险管控能力及金融资产配置的综合服务能力。

数字化平台与金融机构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是未来科技金融最合理的发展模式。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任何数字化平台的发展,不能靠简单的烧钱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也不能让客户有成本无效果、长期赔钱,这是不可持续的自杀行为。

合理的数字化平台,应能够通过四种渠道取得效益:一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筹、调度,降低产业链、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二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金融业务的工作效率;三是由于全产业链、全流程、全场景的信息传递功能,降低金融运行成本和风险;四是实现数字公司和金融业务的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优化红利。

以上分析了数字化平台四方面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它通过场景信息对客户信用有广泛的了解,尽管它可能获得的客户信用信息规模达到一万亿、两万亿、三万亿,但数字金融公司如果自身投放一万亿贷款的话,那它至少需要一千亿资本金。

最合理的方式,是它们把产业互联网运营中获取的客户信用信息、尽职调查的信息转让给商业银行,实现数据开放和机构合作,形成强强联合,资源优化配置。

所以刚才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提到蚂蚁集团不管是花呗、借呗以及阿里银行,这些平台可能掌握15000亿的规模的客户信用市场,但是自己只投放了3000亿的贷款。其他的10000多亿客户信用信息,转让也好,卖也好,合作也好,转给了全国各地几百个商业银行。这也是他刚刚讲到的专业银行和数据平台开放合作,我是赞成这一做法的。

同样,与数字化平台合作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通过四种优势为合作项目取得效益和红利:

居民一年期存款利息一般在1-3%,数字金融公司到证券市场发ABS债券,利息大概是7-8%,如果跟商业银行借贷,利息也是5-6%或6-7%。

数字化平台对客户信用诊断相当于是X光、CT、核磁共振,代替不了医生临门一脚的诊断治疗。客户的实际信用调查及风险防范是金融企业的强项。银保监会很睿智,在数字金融平台和商业银行合作的过程中,知道现在数字金融平台会利用一千亿、一万亿的客户信用资料和商业银行合作,但是银保监会规定,数字金融平台提供的客户信用数据仅供参考,如果出现数据问题,责任不在数字金融机构,而是由商业银行自己负责。“临门一脚”就是需要金融企业来负责,就像医生开刀动手术,不能光根据X光片和核磁共振开刀,他还要有“临门一脚”的临床诊断。

数字化平台尽管有巨大的客户规模,但自身至少要有融资规模10%以上的资本金。只有银行、信托、保险等专业的金融公司有这种资本金规模及与时俱进的扩张能力。

不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还是老百姓,与有牌照、有传统的金融企业打交道往往更放心、更顺手。

基于上述四项分析,数字化平台与专业的金融企业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未来,数字化平台下的非银金融机构出路在哪里?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互联网或物联网形成的数字化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形成与实体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相结合的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数字化平台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深耕产业,形成各行业的“五全信息”,提供给相应的金融战略伙伴,使金融平台服务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万流归宗,无论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业务的发展,最终要让各方受益,要降低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获得合理的收益,并将这些效率红利,合理地返还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和金融方及数据平台经营方,从而产生万宗归流的洼地效益和商家趋利集聚效益。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Coinbase在美国推出加密借记卡 可获得1%的比特币奖励 Next: 美国总统大选是比特币的下一个重要催化剂吗?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