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P丨再有人问你央行数字货币,让他看这篇就够了
央行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稳定币、其他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都是什么关系?
近期,多地、多部门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的最新进展被接连披露。人们能感知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近了,但由于其研发和场景测试一直在高度保密情况下推进,各商业银行的内部研发也多由总行网络金融部门负责,所以具体的时间表和细节机制仍不为人所知。
就像大多未官宣的“重磅产品”一样,投机者往往比使用者先“自嗨”,市面上也出现了“冒充官方发行盗版 DCEP”的资金盘骗局。一些不明所以的读者甚至向 Odaily星球日报询问央行数字货币的投资机会。
为此,Odaily星球日报认为,有必要再次整合最新、最全的可信消息,从专业角度为读者解读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义、发行方式、使用场景、相关投资机会、以及和其他数字货币的关系。再有朋友进行相关提问,你也可以将本文转发给他。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即电子版人民币,英文 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简称 DC/EP。
其本质还是大家熟悉的人民币,不仅价格上等值,还具有国家信用、法偿性和最高的安全性。只不过不再是纸钞硬币,变成了网络上、手机里的金额数字。
和人民币一样,使用时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在定位上,央行数字货币可替代 M0(一般是指流通中的现金),而非替代 M1(M0+各单位的活期存款)、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在使用场景上,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在研发进展上,早在 2014 年,我国就开始研发数字货币。2018 年 3 月 9 日,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布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定名“DC/EP”。
今年 4 月 22 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在技术研发测试中,还未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开展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如何获得/使用央行数字货币?
2019 年 8 月 10 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上层为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层是商业机构。
也就是说,其发行过程为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双层运营体系有 5 点优势:
延续现有的流通中货币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保证人民币不超发,不造成通货膨胀;
商业银行的 IT 储备、风控经验、服务体系和用户基础相对成熟,避免央行直接对公众投放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
为复杂的大国发行货币系统工程做缓冲;
避免单一个体的集中性风险;
扛得住零售场景的高并发需求。
了解了央行如何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普通人如何获得央行数字货币:在商业机构的 APP 中用银行卡余额兑换,或由上级机构直接发放至电子账户。
在使用上,央行数字货币接近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不同之处在于无需二维码、可以匿名,不依靠网络或银行账户。
此外,第三方支付只是支付方式,依存于银行账户体系(从第三方支付中划转的资金仍然是借记卡余额或信用卡额度)。央行数字货币即货币本身。
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先说积极影响,有了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更方便。
对比现金,央行数字货币存在网络上,装上 APP 就能用,既有密钥保护,又抗物理伤害。
当然了,如今大家都习惯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本来就不大启用现金。那么和第三方支付相比(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支付等),央行数字货币多了一个强大的功能,叫做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如字面意,在手机安装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后,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此功能对“没网或信号不好”的场景友好,想象下在飞机、邮轮上买免税化妆品,或者在地下停车场缴费。
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会抬高罪犯的洗钱难度,为执法部门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提供便利。
举个例子,绑架犯劫持了小明,向小明爸索要 100 块钱。在现金时代,公安部门会联合银行通过纸钞上的冠字号来追踪勒索款,而只有 ATM 和部分验钞机会查询并在本地记录百元纸钞的冠字号,这在追查罪犯销赃路径上是延迟且有漏洞的。而随着央行数字货币逐渐替代现金,任何洗钱、销赃行为都逃不过手机 APP 的记录,这为及时追索、充分取证提供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再说一点大家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假想担忧”,很多人担心此举会引发通胀。
宏观经济学教导我们,通货膨胀与流通货币总量、有效经济总量相关;流通货币量又由发行量、回收销毁量共同决定。举个例子,假设央行每回收销毁 100 元残币,同时发行 100 元央行数字货币,那流通货币量并无变化,通货膨胀就更无从谈起。何况,央行有的是货币手段,平衡社会发展、“内忧外患”等正负因素对 CPI 的扰动。
央行数字货币会带来哪些机会?
央行数字货币并不会给普通人带来任何直接投资机会,就像我们很难不借助任何商品或金融工具,从人民币本身获得投资收益。因为在价格上,央行数字货币=人民币现金=本位。
稍微放大一下事件意义。央行数字货币或为相关技术、机构和行业带来更大的关注和投入。
如果你从事跨境贸易结算、跨境支付或跨境投资,或许你会很快感受到低摩擦成本和人民币走强带给行业的影响;如果你是技术大拿或安全专家,学习研究其底层,或许有助于求职央行或商业机构;如果你是经济学家,欢迎向我们投稿,阐述你对央行数字货币的高见。
站在市场竞争的角度,有一些声音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会挤压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数字货币,即比特币、美元稳定币的市场份额,那是否要提前做空其他“竞争品”呢?
央行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稳定币、
其他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都是什么关系?
事实上,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和大多数已流通的数字货币并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也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先发优势。)
先说比特币,Odaily星球日报曾在《央行DCEP测试版流出,我们对这些功能做了猜想……》一文中解释过:具有国家信用背书、用于数字支付场景、替代 M0 的、中心化的 DCEP,与基于代码规范、由共识维护、目前投机需求显著高于支付需求、价格波动剧烈的、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有着天壤之别。
再说美元稳定币,由商业公司(比如 Tether)发行,定位于法币与其他数字货币的交换桥梁;发行方依靠存入银行的现金利息,以及稳定币的转账手续费获取营收。似乎与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使用场景(用户间转账、商品服务支付)也不搭边。两者处于不同的市场和需求中,也对应着不同的“天花板”。
和央行数字货币更接近的或许是未来其他国家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中国并非唯一或最早的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地区)。现存的各地区“央行数字货币”间在设计思路上略有差异,比如很早就引发关注的、由委内瑞拉发行的数字加密货币“石油币”,其背后支撑为实物抵押境内 1 桶原油;再比如由欧洲央行发起、正处于 POC 阶段的数字货币 CBDC,更像是流转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稳定币。
从官方重视程度、推行力度、技术稳健性、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等方面,我们相信,央行数字货币不仅跑最快,还将跑更远。
最后,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联系,由于央行尚未公开央行数字货币底层技术,因此,我们无法确定区块链的采用程度。(个人拙见,法币发行过程涉及到的参与方有限,无需“去信任”,对技术的成熟和安全性较高,没必要选择成本较高的分布式账本。)
同样暂无法确定的还有,央行数字货币全面落地的时间、发行批次和数量、兑换规则等。Odaily星球日报在此提示,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发行影响深远、进度稳重,“知道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很重要,切勿对此有投机心态、盲信“利好”。
更多详情介绍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专题: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之路。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