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社区常出现的梗有哪些?
比特币(Bitcoin)社区早已经不再小众。为数众多的比特币用户以及对比特币感兴趣或有敌意的人已经为比特币世界创造了很多有意思的梗,其中有的是全然的开涮逗乐,有的是谆谆告诫,还有的则是为了试图体现的自己优越感或者一夜暴富的期望……下面总结了一些比特币社区常出现的梗,其中也会包含一些说明和作者个人的看法。
Hodl & Hodler在几乎任何比特币社区,你都会见到 Hodl 和 Hodler 这两个词,甚至可以说它们是目前比特币社区最流行的梗了。它们的意思也很简单,差不多就是:「持币」和「持币人」;但这两个词更主要侧重于强调「长期持有,坚决不卖」。hodl 一词源自 bitcointalk.org 论坛 2013 年 12 月的一条讨论帖,那段时间比特币正经历历史上的第二次暴涨,价格也首次超过了 1000 美元。这条帖子来自用户 GameKyuubi,题为「I AM HODLING」:
这位用户自称是一位「糟糕的交易者」,总是找不准买卖的时机,结果只能在交易中亏损。最后他总结说「在这样的零和博弈中,只有当你卖出时,交易者才能拿走你的钱。」因此,为了保证不亏,一定要坚持 HODL。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密钥不是你的,币就不是你的。」比特币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对抗中央银行,将货币权力交付给人民,但托管式交易所的出现违背了这样的初衷。人们将比特币长时间存放在交易所,甚至很多用户从来没有使用过自己的数字钱包,于是就让交易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比特币银行 — — 而且它们基本上也不支付任何利息。而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交易所可能在确保流动性的基础上销售自己并不拥有的比特币,从而实现事实上的比特币增发。这显然有悖比特币的设计初衷。于是比特币社区有一种声音,号召人们不要将比特币长时间存放在交易所,而是在完成交易后就转入自己的个人钱包。自己掌控密钥的号召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年度的「密钥证明( Proof of Keys)」运动。该运动选在每年的 1 月 3 日,即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的日子(亦即比特币的生日),鼓励所有的比特币所有者在这天将托管在交易所的比特币存入自己的个人钱包以检验交易所的偿付能力,看它们是否造假。但是,这个倡议过于理想主义,很难发挥真正的效力,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交易所的提现费用普遍过高(很多为 0.0005 BTC) — — 尽管事实上的转账费用要低得多而且交易所常常打包转账,还能进一步降低费用;此外,很多交易所至今仍然不支持费用更低的 SegWit 方案和对小额提现友好的闪电网络方案,这也是提现成本较高的一大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交易者仅仅将比特币用作一种赚取法币的工具,而并不在意对比特币本身的控制权,甚至一部分人都不知道比特币究竟是什么或者因为未更多了解而认为自己控制密钥的过程过于复杂或不安全。用户不掌握自己的密钥的情况应该还将继续长期存在,但我想也不必过于忧心。随着比特币领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交易所审计能在很大程序上遏制交易所虚拟增发的行为;另外,分布式交易所也能有所助益。
Moon比特币长期持有者之所以坚定持有,最重要且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比特币有朝一日会登上月球(Moon),也就是说他们相信比特币的价格未来某天会到达非常高的程度 — — 但具体多高,不同的人的看法也各有不同。一些常见的 Moon 有一币一别墅、一币一嫩模、一币一兰博基尼(Lambo);当然,也不要忘了 John McAfee 的一枚比特币在 2020 年底达到 100 万美元的预测,他甚至打赌说:「如果我错了就吃自己的鸡巴。」不过也有很多人心中的 Moon 并没有那么远,5 万美元或许就已经足够了。
One Bitcoin equals one Bitcoin.「一个比特币等于一个比特币。」不能否认,大部分人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快速致富的手段,因此也就对比特币那高波动性的价格格外敏感了,甚至有的用户会隔一两分钟就查看一下比特币的价格,几乎就像是一种上瘾症状。一位 Reddit 用户就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最糟糕的是我不断看价格。而且不是因为我想找个出售时机,我只是想看看我一天能挣多少钱。就好像我感觉如果我不看的话,价格就不会涨。而且当我不看价格时,我会读有关比特币的文章或看有关比特币的 YouTube 视频。我的生活成了一个回音腔,人们都在说要积累更多比特币。我很难入睡,而且也开始在工作中表现粗鲁。这时候就要用到这句话了。如果你坚持持有,那么短期的价格对你而言其实毫无意义,一个比特币永远等于一个比特币,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所以,为什么还要执着于价格呢?去享受生活吧!那不正是你拼命赚钱、努力奋斗的终极目的吗?
Shitcoin & 垃圾币我们通常将比特币之外的其它数字货币称为「altcoin/替代币/山寨币」,这个词是中性的。而「Shitcoin/垃圾币」则带有明显的敌视和轻蔑,但这个词的范围在不同人眼里各有不同:所有人都认为为了圈钱而创造的所谓数字货币和通证是垃圾币。这是确定无疑的,无需多言。一些人认为非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比如 Ripple)都是垃圾币,因为如果不是去中心化的,本质上就与银行并无差别。一些人认为分叉币(比如比特币现金)是垃圾币。对于分叉币,人们的意见分歧极大。有的人认为分叉是每个人的权力,只要有用户认可,那么就是合理的。有的人则认为分叉币是项目方想要借比特币的影响力来圈钱或者蓄意制造比特币社区分裂以从中谋利;考虑到某些分叉项目新增了数量不菲的留给自己的所谓「预挖」部分,这样的担忧也并非无中生有。部分比特币支持者(比特币至上主义者)认为除比特币之外的其它所有币都是垃圾币。
21M Club「2100 万俱乐部」指那些拥有至少一枚比特币的持币人。因为比特币总量大约为 2100 万(20999817.31308491),因此,拥有至少一枚比特币的人最多也只有 2100 万。而考虑到丢失的比特币和可能永远被锁定的中本聪账户中的比特币,加上部分人显然持有大量比特币(他们也被称为「比特币鲸鱼(Bitcoin Whale)」),所以这个俱乐部中的人会比 2100 万少得多。在部分人眼里,「2100 万俱乐部」是个值得骄傲的身份或者自己积累比特币的目标,因为这似乎就预示未来有了真正一夜暴富的希望。
0.28 BTC由于比特币总量固定,按照现在的世界人口数,只要你拥有 0.28 个比特币,你的比特币资产就超过了世界另外 99% 的人,跻身比特币富豪榜前 1%。没错,你只需要 0.28 个比特币就能成为全世界百中无一的人。
Bitcoin GrandpaBitcoin Grandpa 是比特币社区一个很流行的文化迷因(meme)。这张图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一个端着咖啡杯老爷子看着电脑,下半部分则是这个老爷子摆出了一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表情。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当时比特币的现状给这幅图添加描述。
不过,中文社区也有一个梭哈老头:
Roller Coaster「过山车」同样是一个文化迷因。由于比特币时常有大涨大跌的行情,宛如过山车,因此有艺术家专门创作了坐着过山车的比特币文化迷因,各个方向的都有:
Faketoshi「假本聪、中假聪」在比特币诞生后不久,其创造者中本聪就消失了。直到今天,他的真实身份依然是一个迷,似乎没人知道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不过,出于某些目的,有一些人站出来宣称自己是中本聪,虽然他们目前没有任何人能可信地证明自己,其中包括 Craig Wright、Bilal Khalid。其它一些常见但非比特币世界独有的梗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一些人因为害怕错过,盲目跟风买进比特币或其它数字货币,甚至通过贷款来购买,结果导致损失。FOMO 很容易出现,对抗它的方法很简单:理解。不只是理解比特币,也要理解自己,别让自己顺波逐流,变成行情的奴隶。FUD:Fear, Uncertainty, Doubt;惧、惑、疑。当比特币价格大幅波动(尤其是下跌)时,人们可能会担忧自己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卖掉自己持有的比特币,否则自己将会损失更多或赚得更少。但之后的事实可能证明,FUD 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对抗 FUD 的方法是多了解真正的信息,认识比特币的真正价值以及合理正视自己对比特币的期望。Only invest what you can afford to lose:只投入你可以完全损失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建议,尤其是对于比特币这种可能存在很高的风险的投资品而言。不要借贷投资,不要投资高风险期货……不过老话也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风险高并不代表失败。总之,最关键的是要依靠自己的独立判断。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地干活:All or Nothing。这是一种典型的赌徒心态:投入自己的一切赌自己成功;但同时这也是一种豁达心态:输了无所谓,我还能活下去,只不过辛苦一些罢了。Buy the dip!:每次比特币大跌时,都会有人大喊「降价了,赶紧买!」他们将比特币价格下降视为积累比特币的最佳时机,但好像他们也试图通过这样呼喊来对抗市场的消极情绪,毕竟喊喊口号是很容易的,他们不见得真的会买。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