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做公益?打破信息不对称仍有阻碍!

Unknown view 36 2016-9-19 07:16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摘要】在中国,很多人想做慈善,但不少慈善组织的公开度透明度却始终难与如此庞大体量的信赖与依托相匹敌,早先年的“郭美美事件”,更是让一批人对慈善望而却步。在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慈善法》中,明确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公开晒账,募捐信息须在指定平台发布。

区块链做公益?打破信息不对称仍有阻碍! (1)

在中国,很多人想做慈善,但不少慈善组织的公开度透明度却始终难与如此庞大体量的信赖与依托相匹敌,早先年的“郭美美事件”,更是让一批人对慈善望而却步。在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慈善法》中,明确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公开晒账,募捐信息须在指定平台发布。

就在同一时间,互联网公司蚂蚁金服开始从技术上试点“公益账本”透明化,虽然尚不完善,但依托这项市场热捧的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公益账本将真正有望做到公开、透明、不糊涂。

好消息是,目前关注并尝试将这种技术引入公益项目的并不仅仅只有蚂蚁金服一家,虽然摆在面前的困难依旧重重,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技术所能发挥的价值,为加速公益透明化提供了一种可能。

区块链做成的公益账本:透明,不可更改

对于捐献者而言,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自己的捐款究竟有没有送到受助人手中,但就目前的体制而言,涉及环节众多,中间信息公开化程度低,很多人无法清晰掌握自己的善款去向,因此对当下慈善很难建立真正的信任。

就在最近,蚂蚁金服的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实验性慈善募集项目:当捐献者为10名贫困听障儿童捐出资金后,他能在“爱心传递记录”中,看到自己的善款变成一个打包的包裹。从捐款人开始,经过每个“邮寄”节点都会被盖上“邮戳”,每个“邮戳”可以供捐献者公开查询,包括银行和物流信息,用户第一次能够目送自己的捐款如何从支付宝平台划拨到项目执行方账号,最终进入受助人指定账户。与此前互联网公益公开流程相比,细化了善款流动的每个环节,同时,这套体系留下的信息将永久有效。

这也是国内首次公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区块链是一种具有不可篡改特性的数字账簿,它的公开、透明等特性与公益有着天然的耦合点。”蚂蚁金服资深架构师赵尊奎向记者解释说,目前他们正在试点的区块链应用,就是让用户的善款进入系统后,整个生命周期都可被自动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基于所有节点的共识性原则,在每一个节点,信息同步,多方记账。即使是蚂蚁金服,也无法更改数据。

赵尊奎告诉记者,有些公益项目场景略显复杂,引入的合作方比捐款项目要多,对区块链技术和共识机制提出的要求也更高。比如,有些国际扶贫项目,向非洲运送物资,参与方除了公益机构还可能涉及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等,“想象一下,未来区块链应用的公益场景更多,链上的合作方更丰富,对我们技术构架的要求也会更高。”

这个针对听障儿童的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从保留的捐款页面来看,所有捐赠该项目的捐款人及受助人姓名(脱敏后信息)、金额、捐赠时间、划拨时间被一一记录,捐款人可根据公开账目信息看到,项目执行方计划募集198400元,48812位捐款人共捐款198417.39元,这笔善款最终以每人19840元的标准发放给10位受助人。

无独有偶,另一家互联网公司轻松筹也宣布将在下个月启动“区块链”技术的试点,轻松筹是一家通过社交模式来发动大病救助筹款的众筹平台,8月22日,民政部官网公示的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结果中,轻松筹也在其列。在此之前,轻松筹曾因为处理捐赠者善款流程不够公开透明备受质疑,最常见的质疑在于,是否存在私设资金池?

9月13日,《IT时报》记者从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处了解到,他们也将于下个月开始,在与基金会合作的试点慈善项目中引入区块链技术,从技术上强化公益账本的公开透明。“试点项目中,账薄不再由轻松筹单独记账,而由多方验证保存,捐赠人在自己的个人中心即可看到项目的所有捐赠人、捐赠金额和受助者使用资金的金额和时间。”在于亮看来,目前区块链主要解决的是资金进入时的公开透明,防止平台挪用资金。如果发起方是基金会,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基金会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向全体捐款人进行最有效的公示。

挑战:打破信息不对称阻力重重

“用区块链做公益,应是推动捐赠人与受助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和直接支付,而不是传统的由基金会合作项目并管理资金,再给捐赠人报账。”对于区块链在公益领域的应用,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表示,区块链绝对不是用来炒作的概念,公益是单方面的给予,不是交易行为,如何做公益账簿,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4年前,国内有公益人士开发了一套披露公益项目执行全过程的网站“微公益”。当时,这个网站上“捐赠收入”和“捐赠支出”的金额数值,都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在当时被网友称赞为史上“全裸晒”的第一部公益慈善账本。网站负责人曾坦言,他们试图打造一套项目执行过程披露系统,用来解决钱怎么来、怎么花、花钱的效果怎么样。

“现在看来,这就是区块链模式的雏形,但与我们要推行的区块链技术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究竟由慈善组织的管理者统一记账?还是让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自动记账,从而形成一个共享账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绝对不仅是概念上的转变。当下,我们看到的区块链+公益,也只是借助平台自有的能力打开了某个环节,比如,银行端的记账能力,或者是公益基金会的记账能力,但这与整个社会共同记账相比,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率先将区块链技术落地的蚂蚁金服也坦言,接下来要如何更大范围地推广区块链技术在慈善公益甚至是更广泛金融领域内的应用,他们也无法给出确切时间。在赵尊奎看来区块链的应用难点在于如何打通各个节点,比如保险、支付、理赔,“有一项没在链路上,这条链路就是不完整的,是不可控的。”

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依然有很大一批互联网公益平台处于观望阶段。同样纳入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腾讯公益,在不久前刚完成“3天6亿善款筹集的”腾讯99公益日项目,尽管参与人数已达677万,但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腾讯方面依然表示,暂未将区块链纳入到腾讯公益的具体项目中。事实上,腾讯对区块链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启动,但到目前,依然处于底层试验阶段,“微信支付、QQ钱包、理财通等腾讯金融场景,底层账户体系已经开始尝试私有区块链的方式,但主要还是用于保护用户资金安全。”

今年7月,白澄宇曾公开表示,希望将区块链纳入中国储蓄互助社内试点,但此次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白澄宇也坦言,关于区块链的种种构想短时间内还无法落地。尽管从框架上看,储蓄互助社本质上是一家由社员共有、共管、共享一个账簿的合约机制。此前在国际上已经存在100多年,同时也证明共享账簿是有效关系,现在只需用区块链技术把合约智能化,变成去行政化管理体系。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落地依然需要时间。在白澄宇看来,中国储蓄互助业务刚刚开始试点,发展规模尚未达到量级,分散的组织无法达到共识都是实际存在的困难。

在一位区块链领域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本身要解决的是信息对称的问题,但在国内不少领域,包括公益组织自身,其盈利模式正是来自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在推行过程中,阻力很大。另一方面的阻力是来自技术的压力,数字进程的推行过程中,行业更新升级成本高,不少组织缺乏推进动力。“区块链的发展需要一个契机。”这位人士表示。

未来:不诚信的代价将十分昂贵

理想状态中,未来在社会公共区块链上有“数字资产”会是一种新的身份标识,以此证明你的诚信程度。尤其是一家慈善机构,或者公益环节上的某一个分支,若拒绝加入区块链,那么你的行为动机本身就很值得怀疑。在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帆看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一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

在一条完整的公益区块链上,至少应当具备包括医院、学校、法院、公安、保险、银行、支付等等公益基本组织之外的角色,上传他们手中拥有的包括身份证明、看病记录、审判决定、账户信息等等,有助于推动公益事业日趋公开透明的各类数字凭证,帮助捐助人尽可能掌握捐助环节中的资料信息,做到真正信息对称。

当越来越多的角色加入,才能实现区块链上共享账目的安全有效,“因为整条区块链上的节点是由区块链上每个节点来共同维护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存在造假行为,即便这个节点可摧毁自己拥有的服务器,也无法改变其他任何节点所有的数据记录。”因此,在杨帆看来,区块链构建的系统,就是一个不断在自我净化的生态体系。

技术自身的原因无法确保每个节点上传的数字信息都是真实可信,但随着共享到这些信息节点的数据不断增加,真伪的辨识度也会不断提高,一旦被纠错和打假,这些信息将被永久保留,因此每个节点都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背书”。

“一旦这些记录被上传到区块链,这些有损个人信用记录的行为会伴随人一生,这样的代价本身就十分昂贵。”杨帆表示。

链接:http://www.jpm.cn/article-16707-1.html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Previous: 美国区块链公司R3谋求A轮融资 估值2亿美金 Next: 蚂蚁金服李振华:数字技术是否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机遇?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