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探讨专题:央行探索法定数字货币的国际经验 ...

Unknown view 42 2016-9-10 01:48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探讨专题:央行探索法定数字货币的国际经验 (1)

相对于电子化支付主要基于传统的电子支付工具,货币数字化是基于最新信息技术的一种虚拟货币。目前货币数字化多由非金融机构发行,且在虚拟世界中流通,国际上对此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称呼。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称此种货币为“虚拟货币”,并将其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既非央行或公共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自然人或法人接受,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虚拟货币本身不是物理实体,也不是以物理实体为载体的货币,而是用于网络投资、交易和储存、代表一定量财富的数字化信息。最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将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定义为大宗商品,这意味着比特币期货和期权要符合CFTC的规定并接受其监管。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虚拟货币主要采用区块链技术,可实现点对点直接支付和可控匿名,包括比特币、莱特币等。

非法定数字货币的实践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以其去中心化、跨境流通、可控匿名、低交易费用、无隐藏成本等技术优势,迅速获得广泛关注。尽管各国监管当局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和监管措施并未达成共识,但许多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都认同数字货币所用技术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自比特币问世以来,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运用区块链技术研发自己的数字货币。

非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

2008年11月,日本程序员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设计并发布了一种点对点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比特币。近年来,比特币业务迅速发展,发行和供应数量稳步增长,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基于比特币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相对于传统货币,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去中心化。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央货币发行系统,没有中央清算方,交易过程中也无需金融机构参与,而是完全基于网络,由使用方通过特殊的“挖矿”方式实现货币创造。二是总量一定程度上可控。根据其设计理念,比特币的货币供应进程应是可预见的,新创造的比特币数量将以每四年50%的速度呈几何递减,到2040年左右达到2100万,并随后趋于稳定。三是交易完全公开。比特币交易具有不可藏匿性,每一笔交易都会在系统中留下记录,且所有历史交易信息全部公开。四是假名交易。尽管每一笔交易信息都需公开,但交易账户关联的真实身份信息无人知晓,因此,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交易也具有了一定的匿名性质。

由于数字货币具有上述性质,其相对于传统货币及电子化交易也具有相应优势。一是交易速度快,成本低。数字货币交易采取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络,无需第三方清算机构,手续费可以低至零。因此,数字货币在小额支付和跨境支付中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和时间优势。二是相对于传统货币,比特币的交易更加安全、防伪、透明。比特币采取加密算法,黑客很难破解,比特币的自动认证机制也使它不可能被伪造。同时,所有的比特币交易都在网络上公开,可以有效防止非法活动。

但是,上述特点也使比特币等数字货币面临较大风险。一是匿名性质可以使比特币用来逃避高税收、资本管制和财产没收,也可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剧烈的价格波动严重影响比特币价值储存功能,而更像是一种投机行为。三是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存疑,有可能因为黑客攻击而遭受损失。近期,欧洲交易平台BIPS就因为安全事故损失1295枚比特币。四是比特币的铸币权掌握在“矿工”手中,政府难以有效控制货币发行总量和实施宏观调控。五是未来比特币一旦纳入监管,可能增加交易费用,从而减弱甚至消除其成本优势。

商业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由于数字货币所使用的区块链技术具有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等优势,部分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研发自己的数字货币。

瑞士信贷银行于2015年4月开始数字货币的试验,研发一种与真实货币和央行账户相关联的“多用途结算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可用于在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起来的金融机构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为了促进该虚拟货币在整个金融领域流通,瑞士信贷银行希望届时与其他市场参与者,如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当局、金融基础设施供应方(如清算所、交易所)合作共同发行该货币。

花旗银行于2015年7月表示,其正在运用比特币的“区块链分布账户技术”研发自己的数字货币——“花旗币”(Citicoin)。花旗币的研发正处于早期阶段正在其内部试验运转三个相互独立的区块链,由试验用货币,而非真实货币在其中运转。目前,花旗银行正与相关国家政府就数字货币相关议题进行沟通,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区块链分布账户网络的可能性和创造一种由多个国家予以支持的数字货币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机构研发数字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机构金融平台的交易和结算提供支持,并非挑战央行发行法定货币的地位。事实上,花旗银行也公开建议英格兰银行利用数字货币的技术优势,发行法定数字货币。

主要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国家对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态度并不积极。他们认为,通过中央银行来垄断数字货币的发行,一定程度能保证货币安全,但极有可能阻碍数字货币发展。德国强调,央行的任何行为都需要基于法律授权,央行首要的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央行发行货币的法律效力中并不包括发行数字货币产品。德国央行主张让市场主体(如用户和商户)来决定哪一种支付方式更便捷,让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并不直接干预市场,也不对某一种支付方式做推广和支持。这也是德国央行运营和管理的一贯方式和思维。

美联储十分关注以比特币等为典型代表的数字货币对银行业务、经济活动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从对银行体系影响的角度看,数字货币目前的使用范围仍然很小,各种储存和支付安全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短期内数字货币的发展难以对银行体系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数字货币有可能广泛使用,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可能有所扩大。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数字货币强大的跨境支付能力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资本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数字货币的非法交易问题和匿名性问题并不严重,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较为有限。从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来看,数字货币从内在稳定性和系统稳定性两方面对金融稳定构成影响:一方面,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价格具有较强波动性,易对金融市场构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的交易规模尚有限,尚未成为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但长期来看,数字货币总量有限的特点可能会影响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目前,美联储内部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模式仍有不同声音。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认为,比特币是一个了不起的概念和技术,很可能被现有的金融机构甚至监管机构所采用;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也指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可能拥有较好的发展前途。然而,圣路易斯联储却认为,比特币只是一个内在价值为零且没有法律支持的虚拟货币;美联储主席耶伦也曾指出,美联储根本没有权力监督或以任何方式调控比特币等数字货币。

英格兰银行主管货币政策的副行长布罗德本特表示,数字货币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央行有可能利用这一技术,让更多主体参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操作,不仅允许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也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每个市场参与者(包括企业和个人)直接在央行存款。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经济的潜在影响包括:一是对经济的影响具体取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具体设计形式,特别是其与商业银行存款的竞争程度。二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时需要考虑其对银行融资和信贷供给的影响。三是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未来是变成真正的银行账户,还是仅以电子现金形式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不仅仅替代了现金,同时也与商业银行存款产生竞争的话,央行数字货币会对经济产生更多实质性影响。总体来看,英格兰银行对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态度较为积极,称现有数字货币技术或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中央银行应考虑将该技术运用到发行数字货币中。目前,英格兰银行已经开始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数字货币技术,并开始讨论由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可能具备的优势

数字货币相对于现金的优势

一是降低成本。数字货币相对于现金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尤其体现在单次交易成本方面。挪威央行的报告表明,每次现金交易成本(包括银行处理现金和硬币的成本)约为7.1克朗,而卡类交易成本仅为4.1克朗。

二是支付快捷方便。推广数字货币有助于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使用任意设备”进行交易的功能。这也是新加坡SELT计划和北欧国家提出“无现金社会”的主要考虑之一。

三是降低抢劫的几率。数字货币的加密功能可有效防范盗窃和抢劫。瑞典银行业联合会发布的信息显示,随着电子化支付的普及,银行抢劫案件2015年创下30年新低。

四是有助于中央银行实现利率调控。现金持有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负利率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通过在必要时实施负利率,突破“零利率下限”。

五是降低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数字货币交易的“可追踪”性有助于监管当局在必要时监控数字货币流向,从而降低洗钱、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

数字货币相对于电子化支付可能产生的优势

一是点对点直接交易,可能有助于省去银行间清算等中间环节,支付更加快捷,成本更加节约。这一优势在小额支付和跨境结算中更为明显。

二是电子化支付属于在线支付系统,需依托网络信号,而数字货币的交易可实现离线交易,从而有助于拓宽交易范围。

三是数字货币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匿名支付,资金接收方不必知晓资金转出方的个人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隐私。

四是提高金融包容性。数字货币网络不需要与银行账户绑定,从而有助于让边远地区的居民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

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优势

一是总量可控,价值波动较小。如果由商业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可能为争夺铸币收益而竞相发行数字货币,迫使法定货币让位于“自由银行制度”。事实上,部分国家银行体系在上世纪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民众要求银行兑现储值工具时发生了大规模的违约,最终政府不得不介入并重新审视货币发行机制。如果由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其他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可能造成总量不可控、价值波动剧烈等问题,影响货币的信用。

二是降低信用风险。相对于商业银行等其他机构,中央银行的信用风险为零。由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可有效规避其他机构倒闭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三是公平性。相对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获取更多依靠计算机性能和编程能力,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财富创造者凭借诚实劳动获取财富,而不依赖于计算机性能等外部因素,从而营造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

四是非营利性。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可能不会向数字货币的使用者(如个人和商家)收取任何费用,而是致力于提高整套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

五是安全可控。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而言,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有助于自主掌控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同时有助于追踪非法交易,降低违法犯罪行为。

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是数字货币的推广面临一定困难。由于数字货币的使用存在迁移成本,在数字货币发行初期,市场主体对其接受程度可能不高。对用户来说,需要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问题并学习新系统的使用;对商家来说,可能需要增加投入来整合新系统与现有系统。同时,由于支付手段的使用具有某种规模效应,现金的大范围使用可能会在法定数字货币发展初期对其形成一定的抑制。政府需要在发展初期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推动。

二是可能存在挤出效应。货币当局发行的数字货币,以其近乎为零的信用风险可能对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形成不公平的竞争条件,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竞争缺位和效率损失。

三是可能形成社会隔离。虽然人人都可以持有和使用实物现钞,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持有和使用电子货币,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使用数字货币所用技术。随着数字货币对实物现金的不断取代,部分低收入人群和低教育程度的人群可能最终会与主流社会脱节,产生社会隔离现象。

四是无法保障隐私。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可以追踪记录交易信息,故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可能性,可能导致部分使用者排斥使用数字货币。中央银行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时需要仔细研究如何防止信息泄露的问题。

五是安全问题。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严重打击公众的信任,对中央银行的公信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和技术要求。

六是庞大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无论是离线还是在线数字货币系统,都需要维护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用来存放过去的交易数据或其他数据。随着数字货币的使用日趋广泛,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可能明显上升,需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国际经验表明,数字货币技术在未来或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数字货币相对于传统纸币和电子化支付手段均有其内在优势。无论从货币发行还是金融监管的角度考虑,如果运用得当,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货币发行、支付模式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正鑫 赵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张正鑫系副司长

【来源】

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16-09/01-24306.html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Previous: 区块链风靡全球 19家相关概念公司A股上市 Next: Hyperledger将在国际贸易标准组织参与区块链标准化讨论会议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