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你瞠目结舌的理财骗局

Unknown view 31 2016-4-22 16:35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理财这个词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银行利率的下调,种种原因相加,让理财这把火彻底燃了起来。理财门槛降低市场上的产品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人们渐渐的将自己的钱从银行中转移到各类理财投资中去,但是由于我国理财知识普及的欠缺,不法分子抓住这个空子,各式骗局层出不穷,让普通投资者防不胜防,最后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

基于此种情况,作者整理出各色近几年来包裹盒各色外衣的理财骗局,让各位投资者提高警惕。

一、防不胜防--银行“飞单”

所谓“飞单”是指一些银行员工私自销售的非本行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或第三方理财机构产品的行为。虽然明令禁止,但在高佣金的诱惑下,还是有个别业务员铤而走险,大部分百姓出于对银行机构的信任频频中招。其实这类骗局要想避免也很简单,只有投资者在投资期间长个心眼,切记十六字箴言即可“不看收益要看合同、查询编码验明正身”。

通常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3%-5%之间,所以如果介绍给你的理财产品承诺的收益率超过这个2~3倍,就一定要警惕了,另外一定要看合同,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投资者可以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银行代销产品则可以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

二、高息诱惑--“地下炒金”

地下炒金公司,往往都是利用投资者信息的不对等,对黄金投资规则及相关金融法规的不了解来展开骗局的,以“炒外盘”“高杠杆”为幌子,声称直接参与国际黄金市场,什么“伦敦金”“纽约金”“香港金”名目繁多。实际上这些地下炒金公司根本就没有在境外给客户开户,而是占用客户保证金,利用公司户头在境外炒金、炒股。公司赚了就煽动客户加大投入,输了就用虚假交易数据让客户相信“是自己炒输了”与投资者签订合同时,签约方往往署名为其所代理的境外交易商(实际未获授权),当投资者想通过司法途径维权时,根本找不到责任方,无法维权。而且多将公司注册在境外,或是将网络服务器架设在国外,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

提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黄金交易所或从事黄金交易平台管理的通知》,目前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或同意开展黄金交易的交易所。也就是说,境内其他任何机构、网站或个人均不得设立黄金交易所和各类黄金交易平台。

三、装神弄鬼--“原油导师”

最近两年炒现货原油的,突然开始涌入我国,市场上此类公司遍地开花乱象重生,从前几年的贵金属中的白银、黄金到现在现货原油,这些所谓的会员单位进行的原油交易,实际并没有实物交割,纯属挂羊头卖狗肉,专家指出其实质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它给我们所操作的其实只是一个虚拟账户,本身我们的资金只是到了交易所公司账户,不流入石油市场,没有交割。

而这些交易平台他们就是通过与我们投资者进行对赌,平台和交易者互为盈亏、利益相悖。所以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分析师喊单时,次次都准一旦真实下单,就次次与走势相悖,这是因为他们的佣金提成等都来自客户的交易手续费和亏损,客户产生的手续费越多亏损越多他们就挣得越多,所以他们有充足的动力促使客户发生巨大损失。

四、庞氏骗局“虚拟货币”

伴随着比特币的热炒,身边看到的虚拟货币倒也越来越多,一些不法公司借助虚拟货币的名头进行诈骗,比如维卡币、摩根币、百川币、MMM(马夫罗币)等等。它们通过高收益+推介提成来吸引大量的投资人,而实际并没有任何投资,投资者的利润都是后入玩家的投资本金,一旦后面没有接盘的人,资金链便会断掉,让所有人参与者都血本无归。

这种骗局其实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空手套白狼,这些“传销币”的共同特征就是吸收了互联网、金融和投资理财这些新的元素,包装得一本正经,但本质上却是传销的面目。

五、非法集资“买房理财”

随着楼市近期持续分化,已被法律明令禁止的房企非法集资手法翻新。一些不法企业将住宅、商铺乃至车位冠以“理财产品”名义发售。当前房地产领域涉嫌非法集资存在两类手法:一是房企与中介串通,以投资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名义,发售所谓的“理财产品”,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二是取得预售许可证前,以内部认购、发放VIP卡获得返利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据了解,高息返还房款、给予现房回报,是种种理财骗局的主要诱饵。这些违规理财产品的目的就不是销售房屋,而是‘击鼓传花’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本息难保。

法律人士指出,多数房地产公司、养老公寓经营企业根本没有向公众公开发售理财产品的相关金融牌照,在不少案件中,开发商的合同、预售证均造假。还有一些“理财产品”利用投资者不了解法律法规,宣称以住房、商铺、车位等不动产作为担保物,“还不上钱就给你现房”。但实际上受害者往往根本无法取得产权。

其实细细看来,不管这些理财骗局披着多么华丽的外衣,都离不开暴利的诱惑。而这些骗子们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所以才能屡屡得手,在选择理财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切莫被高收益冲昏头脑,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在投资时多问一些为什么,你的钱去了哪?你的钱用在哪?担保可靠吗?小心驶得万年船。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Previous: 为什么监管者极力撮合爱尔兰银行的区块链技术融合 Next: Bitbot使印度尼西亚的比特币交易更加繁荣

Related